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情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情結(德語:Komplex),又稱情意結或情意綜,是心理學術語,指的是無意識心理的有機動態單元[1]。其詞彙源自拉丁文,com(一起)+plectere(纏繞、交織),意為彼此交纏在一起的單元,後衍生為複合體、複雜結構等含義。在心理學中,該術語最初於1894年由德國精神病學家Theodor Ziehen在《Psychiatrie für Ärzte und Studirende(醫生和學生的精神病學)》[2]一書中創造,在其中他提及了「gefühlbetonter Vorstellungs Komplex」(「充滿情感的表現複合體」)。在1895年,Joseph Breuer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其《癔症研究》中也使用了這個詞,但弗洛伊德只在有限的意義上使用它,即戀母情結(伊底帕斯情結)。
從1904年開始,瑞士精神病學家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正式將「情結」納入其心理學體系,並確立其為分析心理學中的核心理論之一。榮格認為人類心理由好幾種情結構成,而且許多情結彼此形成二元對立。榮格批判弗洛伊德「只知道這單一的衝動(弗洛伊德將其都歸於原始的性衝動),這單一的衝動將我們的未來(向前從我們的肉體紐帶中逐漸切斷)與我們的過去(父母)相連接,導致形成了無法走出的「家庭遭遇」永恆的原罪。[3]並且提出「以幼兒期性慾的形式顯示,這不是正常的性慾,而是緊張的非自然方式的釋放」,是一種性強迫症(sexual obsession)[3]。除此之外,也提到「弗洛伊德幾乎將其理論完全限定在性慾及其心理後果之上,將心理能量定義為一種特定的性衝動,這一設定對於弗洛伊德的理論體系而言是充分且自洽的,然而在普通心理學理論建構中,卻無法將單一的性衝動作為一種特殊的驅力並從而將其視為普遍解釋的基礎,因為心理能量的轉化遠不止性動力,它涉及更廣泛的心理過程與動力機制。」[4][5]
Remove ads
分析心理學
总结
视角
在其研究歷程中,榮格多次提出並強調情結這一概念,它構成了分析心理學的重要基礎。
1920年,榮格在《靈魂信仰的心理基礎》中指出情結所具備的「自主性」特徵[6][4]:
情結是脫離意識控制的心理單元,它們從意識中分離出來,在「靈魂」的隱秘領域中獨立存在。在那裏,它們能夠隨時干擾,甚至影響或強化有意識的活動。我們常常對「自主情結」這一表述感到驚異,似乎這個詞語並不恰當。然而,事實上,這些無意識的活躍內容確實表現出一種行為特徵,我只能借用「自主」一詞來指稱它。這個術語所描述的,正是它們對抗意識的意圖、自主出現與消退的能力。
1931年,榮格在《靈魂的秘密》[7]中描述了情結內容:
情結具有吸引與同化的作用。處於主導情結控制下的個體,往往會按照該情結的意義去解釋、吸收他生活中所遭遇的新經驗與信息,並受其制約。換言之,個體在特定階段中,是在情結之中生活着的——仿佛活在某種不可更改的原始偏見之中。情結表現出顯著的自主性,以自身的意願出現與消失,其運作超出我們的意志掌控。它們宛若獨立的存在,在我們的心理中寄居。 從科學角度而言,情結是一種凝固的心理狀態,其核心由強烈的情感與長期積累的形象構成。它通常表現出與個體日常的態度與意識氛圍不相容的特徵,具有顯著的內在凝聚力、自成一體的結構,以及相對高度的自主性。情結對意識人格的服從是短暫的,因而在意識領域中,它往往如一個被自身生命驅動的「異質存在」般出現。儘管藉助意志的努力,人們通常能夠暫時壓抑和控制情結,但意志本身並無法將其徹底消除。一旦環境條件允許,情結便會以最初的力量再次浮現。
「毫無疑問,人格的各種片段有自己的意識。在情結現象學中,即使那種最嚴格地依據情結所做的陳述,也不能躲開情結的自主性這一顯著特點。越深入地理解情結的本質,越能看出它們是心理的片段。
榮格隨後加深了對情結的性質的思考。在他看來,情結不僅源自於個體的經驗記憶,也受到一種超越主體人格框架的心理結構的影響,他稱之為原型(archetype)。然後,他區分了這兩個項,並且將它們置於同一理論層面上:
「個人無意識的內容首先是所謂的具有情感基調的情結,它構成了心靈生活的個人親密關係。另一方面,集體無意識的內容是原型.」
榮格將它們描述為「分裂的心理」,構成了「迷你人格」的基礎,他稱之為「小人物」。這為後來擴展這個想法提供了基礎。榮格的原型的理論的架構與其將心理學與哲學的結合密不可分,這也為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後續的諸多研究奠定了基礎。
可以將情結想成一群無意識感覺與信念形成的結。這個結可以間接偵測,而表現的行為則很難理解。榮格在職業生涯早期就找到證明情結存在的證據。1910年代他在詞彙關聯測驗中注意到受試者的行為模式暗示著此人的無意識感覺與信念。
只有造成有害行為的情結,榮格才視為心理疾病。榮格派理論視無害的情結為普通健康心理的多元變化。
榮格派理論認為情結與創傷經驗或有關或無關。情結有很多種,但是任何情結的核心都是一個共通的經驗模式,稱為原型(archetype)。
Remove ads
各種討論中的情結
家族情結 (Complexes familiaux)
閹割焦慮(Castration complex)
學徒情結(Apprentice complex)
卡桑德拉隱喻(Cassandra Complex)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未連結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