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政治面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术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政治面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政治術語,用於表示一個人的政治歸屬,在人事檔案管理、社會調查戶籍管理等方面工作中使用。政治面貌與其他國家的「黨籍」有一定類似性,但使用場景僅限於對人的管理。

分類

「政治面貌」依據198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4762-1984,一般允許填寫以下項目或簡稱[1][2][3][4][5]

註:國家標準中無此簡稱,但事實上經常使用。

另外還有一種類型是「清白」,清白嚴格來講不是政治面貌成分,而是對政治面貌的評價。有的地方用政治面貌清白表示此人此人沒有歷史問題,用清楚表示有不嚴重的歷史問題但已經核查清楚[6]

其中「無黨派民主人士」是為特定人群(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社會基礎主要是知識分子)設立的。一般人在不屬於任何黨派時應填寫「群眾」。

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政治鬥爭激烈,政治面貌甚至存在一些當時政治不正確的選項,例如黑五類(地富反壞右)。他們的子女即使與父母劃清界限,有的也無法在政治面貌一欄填寫「群眾」,而最多只能填寫「清白」。這種現象已經隨着文化大革命的結束而不再存在。近年來,由於政治面貌也在逐漸弱化,北京等地區辦理護照時填寫申請表已不需要再填寫「政治面貌」一欄了。[7]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