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英國政府特別顧問
职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特別顧問(英語:UK Government special advisors)是英國政府中的幕僚職位。他們的職責是向政府大臣們在政治、政策和媒體方面提供幫助和建議。他們通常被稱為「特別政治顧問(英語:special political advisors)」(英文簡稱「SPAD」)。目前許多青年政治人物都把政治顧問當做他們進軍國會的跳板,這引起人們的批評。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5年10月30日)  | 
根據1995年關於公務員制度的樞密院敕令第三條規定,特別顧問為「臨時公務員」,由中央政府聘任並發放薪酬。[1] 這與「常任的」公務員形成鮮明對比,因為特別顧問是被政治任命者,其政治忠誠度由執政黨—通常是與顧問候任者有密切關係的大臣—確認。因此,當大選中代表本黨參選時,顧問就會辭職。[2] 特別顧問有時會因為參與宣導或為利益集團遊說而仍然受領政府發放的薪金而被批評。[3]
行為守則
特別顧問受到行為準則的約束,這些行為準則可以在某些方面界定特別顧問的角色,包括其與常任公務員、媒體以及執政黨之間的關係,特別是:
| “ | 由大臣聘任的特別顧問通過建議和適當的幫助擴大了政治層面的範圍,同時公務員則以其有別於政治層面的建議和支持加強了自己的政治中立[...]特別顧問被雇來幫助大臣們處理政府和執政黨相重疊的事宜,這些事宜都是公務員不宜參與的。他們可以以自己的政治忠誠和政治覺察力給大臣們提供額外的幫助,比大臣們從公務員處能獲得的要更多。[4] | ” | 
《大臣行為準則》規定了特別顧問的任命程序和與大臣關係的定位。[5]
出路和晉升空間
特別顧問在政界、商界、媒體界和學界都有不錯的前途,尤其是首相的特別顧問。像埃德·鮑斯、文禮彬、愛德·米利班德和貝禮高等人都當選為下院議員,加入內閣,成為顯赫一時的政治人物;亦有特別顧問受封為終身貴族進入上院,亦能擔任大臣級職務,如瓦得拉女男爵。而貝理雅政府的唐寧街通訊總監阿拉斯泰爾·金寶更是以特別顧問之姿列席內閣會議,退任後曾在關鍵時刻參加政府或黨的核心會議,他也作為政治諷刺劇《幕後危機》主角的原型而廣為人知。
員額和薪酬
特別顧問的員額沒有硬性規定,目前該職務任職者的數量少於貝理雅政府時期。2000年,政府曾接受政府諮詢委員會—公共生活規範委員會—關於限制特別顧問員額的建議,[6]但到2002年在回應同一委員會的報告時,政府改變了這一立場,表示:「政府並不認為員額問題是特別顧問問題的關鍵,其問題在於問責機制、角色、責任和員額的透明度。」[7]2007年,委員會最後一次就該問題發布報告時,共有68名特別顧問在政府工作,其中18名服務於唐寧街10號。[8]特別顧問的年薪可達142,668英鎊。2011年,唐寧街通訊總監安迪·科爾遜離職前薪俸為14萬英鎊,為同行中最高者。[9]2006-07年度政府為支付特別顧問的薪金花費了590萬英鎊。[8]
- 1995-2016年特別顧問數量表
 
- 1994-2016年特別顧問薪俸表
 
近期任職者名單
文翠珊內閣 (2016年7月-至今)
Remove ads
- 財政大臣
 
- Hayden Allan
 - Graham Hook
 - Poppy Trowbridge
 - Duncan McCourt
 - Karen Ward
 
- 內政大臣
 
- Amy Fisher
 - Simon Glasson
 - Mo Hussein
 
- 外交大臣
 
- David Frost
 - Ben Gascoigne
 - Liam Parker
 
- 國防大臣
 
- Richard Holden
 - James Wild
 
- 司法大臣
 
- Kirsty Buchanan
 - Tim Pitt
 
- 教育大臣、女性和平權大臣
 
- Victoria Crawford
 - Peter Wilson
 
- 退歐大臣
 
- James Chapman
 - Raoul Ruparel
 
- 國際貿易大臣
 
- David Goss
 - Amy Tinley
 
- 商務、能源和產業戰略大臣
 
- Glenn Hall
 - Jacob Willmer
 
- 衛生大臣
 
- James Friend
 - Ed Jones
 - Paul Harrison
 
- 工作和養老金大臣
 
- Lottie Dexter
 - Flora Rose
 
- 運輸大臣
 
- Emma Boon
 - Simon Jones
 
- 社區和地方政府大臣
 
- Nick King
 - Carrie Symonds
 
- 下院領袖
 
- Fraser Raleigh
 
- 上院領袖
 
- Annabelle Eyre
 - Katharine Howell
 - Thomas Pretty
 
- 蘇格蘭大臣
 
- Jennifer Donellan
 
- 威爾斯大臣
 
- Geraint Evans
 - Sophie Traherne
 
- 北愛爾蘭大臣
 
- Jonathan Caine
 - Peter Cardwell
 
- 環境、食品和鄉村食物大臣
 
- Lee Cain
 - Guy Robinson
 
- 國際發展大臣
 
- Rob Oxley
 - Richard Parr
 
- 文化、傳媒和體育大臣
 
- Aidan Corley
 - Craig Woodhouse
 
- 蘭加士打公爵領地總裁、保守黨主席
 
- Paul Holmes
 
- 內閣辦公室大臣兼總主計長
 
- Rupert Yorke
 
- 首席黨鞭兼財政部國會秘書
 
- Simon Burton
 - Rupert Oldham-Reid
 
Remove ads
甘民樂內閣 (2010年5月-2016年7月)
- 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3位同時在任)
 
- Arminka Helic
 - Chloe Dalton
 - Denzil Davidson
 - Hayden Allan
 - Graham Hook
 - Duncan McCourt
 
- 財政大臣兼第二財政大臣(6位同時在任)
 
- 魯珀特·夏里遜
 - 尼爾·奧布萊恩
 - Ramesh Chhabra
 - Thea Rogers
 - Poppy Mitchell-Rose
 - Eleanor Shawcross
 - James Chapman
 - Sue Beeby
 - Matthew Cook
 - Simon Glasson
 - Lisa Buckland
 
- 司法大臣兼大法官(3位同時在任)
 
- Fraser Raleigh
 - Anita Boateng
 - David Hass
 - Kathryn Laing
 - Henry Cook
 - Henry Newman
 - Beth Armstrong
 
- 內政大臣(3位同時在任)
 
- 費安娜·希爾 (2014年7月辭職)
 - 尼克·添曼菲
 - Alex Dawson
 - Elizabeth Sanderson
 - Will Tanner
 
- 國防大臣(2位同時在任)
 
- Hayden Allan
 - Luke Coffey
 - Oliver Waghorn
 - James Wild
 - Ben Mascall
 
- 商務、創新和技能大臣(2015年5月前2位同時在任,此後3位同時在任)
 
- Emily Walch
 - Giles Wilkes
 - Nick King
 - Salma Shah
 - Daniel Gilbert
 
- 工作和養老金大臣(3位同時在任)
 
- Phillippa Stroud
 - Lizzie Loudon
 - Susie Squire
 - Annabelle Eyre
 - Lizzie Loudon
 - Flora Rose
 
- 能源和氣候大臣(2位同時在任)
 
- Chris Nicholson
 - Katie Waring
 - Duncan Brack
 - Joel Kenrick
 - Guy Newey
 - Mo Hussein
 
- 衛生大臣(3位同時在任)
 
- Jenny Parsons
 - Ed Jones
 - Paul Harrison
 - Christina Robinson
 
- 教育大臣(3位同時在任)
 
- Dominic Cummings (2013年10月辭職)
 - Henry de Zoete
 - Elena Narozanski
 - Luke Tryl
 - Lee Davis
 - George Looker
 
- 社區和地方政府大臣(2位同時在任)
 
- Giles Kenningham
 - Sheridan Westlake
 - Meg Powell-Chandler
 - Jacob Wilmer
 
- 運輸大臣(3位同時在任)
 
- Sian Jones
 - Paul Stephenson
 - Julian Glover
 - Simon Burton
 - Tim Smith
 
- 環境、食物和鄉村事物大臣(2位同時在任)
 
- Simon Cawte
 - Will Littlejohn
 - Guy Robinson
 - Emma Boon
 
- 國際發展大臣(2位同時在任)
 
- Philippa Buckley
 - Richard Parr
 - Simon Bishop
 - Jo Corlett
 
- 北愛爾蘭大臣
 
- Jonathan Caine
 
- 蘇格蘭大臣(3位同時在任)
 
- Willie Rennie (無給職)
 - Ramsay Jones
 - Mary Macleod
 - Keelan Carr
 
- 威爾斯大臣
 
- Emily Poole
 - Tomos Davies
 
- 文化、傳媒和體育大臣(2位同時在任)
 
- Sue Beeby
 - Adam Smith (2012年4月辭職)
 - Carrie Symonds
 - Aline Nassif
 
- 財政部首席秘書
 
- Will de Peyer
 - 缺
 
- 缺
 
- 上院領袖(3位同時在任)
 
- Flo Coleman
 - 缺
 - Iain Carter
 - Richard Holden
 - Laura Holloway
 
- 內閣辦公室大臣兼總主計長(2位同時在任)
 
- Laura Trott
 - Martha Varney
 - Tim Pitt
 - Lottie Dexter
 
- 下院領袖(2位同時在任)
 
- Chris White
 - Simon Jones
 - Ruth Porter
 
- 首席黨鞭兼財政部國會秘書(2位同時在任)
 
- Ben Williams
 - James Marshall
 - Alastair Masser
 
- 大學和科學國務大臣
 
- Nick Hillman
 
- 商務、工業和企業國務大臣
 
- Elliott Burton
 
- 貿易和投資國務大臣
 
- Simone Finn
 
- 就業國務大臣
 
- Ed Boyd[16]
 
Remove ads
大眾文化
在英國政治題材的小說和影視劇中常有特別顧問的角色,如《是,大臣》中的Frank Weisel和《幕後危機》中的Glen Cullen、Oliver Reader,他們都是大臣的特別顧問,協助大臣處理政治問題、制定政策並與常任公務員鬥爭;而《幕後危機》及衍生電影《靈通人士》中的Malcolm Tucker以阿拉斯泰爾·金寶為原型,展現的是一個身處權力核心、經常引導和影響首相及其他國家領導人的角色。
醜聞
特別顧問不僅享有因接近權力而帶來的事業上的上升空間,也因其職位的複雜性、敏感性和從屬性容易成為醜聞的焦點。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受恐怖襲擊後,運輸、地方政府和區域事務大臣布偉思的特別顧問喬·摩爾在內部郵件中稱當天是「埋葬有關運輸部的壞消息的好日子」,[17]後來又爆出摩爾掩蓋反應部門施政失誤的統計數據,[18]摩爾最終辭職。
2012年4月,世界新聞報電話竊聽醜聞持續發酵,文化大臣侯俊偉的特別顧問亞當·斯密和新聞集團公關主管兼默多克的說客費德歷·米歇爾詳細往來的電子郵件被曝出,亨特在處理新聞集團收購BSkyB交易中的中立性受到指責。25日,亨特不得不在下院發表緊急聲明澄清自己,當日稍晚些時候,斯密辭去特別顧問一職。[19]
2014年6月,內政大臣文翠珊與教育大臣高文浩因伯明翰學校木馬行動的責任問題發生爭論,文翠珊的特別顧問奧菲娜·希爾在梅的個人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份機密郵件以證明內政部的清白,首相甘民樂大為光火,勒令文翠珊解僱了希爾。[20][21][22]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