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特林發動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特林发动机
Remove ads

斯特林發動機(英語:Stirling Engine[1]又名熱空氣引擎,是一種基於士他令循環英語Stirling cycle的閉循環活塞式熱機。閉循環的意思是膨脹和壓縮介質一直保存在氣缸內;而開循環,如內燃機需要與大氣交換氣體。

快速預覽

歷史

倫敦的牧師羅拔·士他令(Robert Stirling)於1816年發明的,所以命名為「斯特林發動機」(Stirling engine)。

工作原理

斯特林發動機2種─大學生5分鐘
士他令引擎

斯特林發動機透過氣體吸收熱源的內能,熱脹冷縮做功,然後接觸冷源,氣體壓縮,使活塞復位。引擎內的工作氣體處於封閉中,因此可以用惰性氣體來作為介質。以簡單的雙缸士他令為例,斯特林發動機的工作過程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階段[2]

  1. 右側氣缸與熱源接觸,缸內氣體受熱膨脹,對右側活塞做功,活塞上升,接近於等溫膨脹過程。
  2. 左側活塞上升,右側活塞下降,工作氣體進入左側氣缸,接近於等容放熱過程。
  3. 左側氣缸與冷源接觸,缸內氣體冷卻收縮,左側活塞下降,接近於等溫壓縮過程。
  4. 左側活塞繼續下降,工作氣體返回右側氣缸,接近於等容吸熱過程,完成一個循環。

理想情況下,等容放熱量與等容吸熱量相同,等溫膨脹吸熱量高於等溫壓縮放熱量,輸出機械能。

配氣活塞式斯特林發動機的原理,配氣活塞斯特林發動機有配氣活塞和動力活塞兩個活塞。其中配氣活塞並不密封,氣體可以從其和氣缸間的縫隙中自由流動:

  1. 底部氣體受熱,配氣活塞向上運動。
  2. 配氣活塞上部氣體受到壓迫,一部分推動動力活塞運動,一部分從縫隙中進入配氣活塞底部受熱膨脹繼續推動配氣活塞。
  3. 動力活塞轉動,帶動飛輪,飛輪帶動配氣活塞向下運動。
  4. 配氣活塞壓迫氣體進入上方,氣體被冷卻收縮,配氣活塞上升,完成一個循環。
Remove ads

背景

在將熱變成機械功的轉換上,士他令引擎在真實的熱機中可達最高的熱效率,至多80%,僅受工作氣體和引擎材料的不理想性質限制,例如摩擦熱傳導性、抗張強度、緩慢、熔點等。

只要提供充足熱源,此引擎理論上可用被任何熱源推動,包括太陽能化學能核能

內燃機相比,士他令引擎往往維修需求較低,更高效、更安靜、而且更可靠。它們傾向被應用於某些特殊用途以發揚其獨特優點。特別是首要目標非減低每單位功率的投資成本(金錢/千瓦),而是減低引擎產生每單位能量的成本(金錢/度)的時候。

在額定功率下,士他令引擎的投資成本目前比內燃機引擎高,而且通常更大更重,因此這引擎科技很少單獨以此作為競爭基準。然而在一些用途上(例如需要靜音的潛艇[3]),適當的本益分析可令士他令引擎優於內燃機引擎。

近年來,鑑於能源成本普遍上漲,能源短缺和全球暖化之類的環境問題,士他令引擎的優點愈來愈顯著。也有人將斯特林發動機運用在了實驗車輛上。[4] 對士他令引擎科技提高興趣促進了士他令裝置的研發。其應用涵蓋藉由不相容於內燃機的豐富能源抽水、宇基太空航行、發電,像是太陽能、農業廢料還有家庭垃圾。

另一個士他令引擎的潛力是,若供應機械功,它可以作為一種熱泵。已有實驗利用風能驅動士他令熱泵作為家用冷暖空調

Thumb
很小的斯特林發動機

問題在於(1)散熱器巨大,無法用於移動機器如汽車,(2)材料要求過高,沒有材料可平價用於大功率引擎。

相關條目

資料來源

Loading content...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