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喀里多尼亞裸鼻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喀里多尼亞裸鼻鴟(中國大陸作新喀裸鼻夜鷹,台灣作新喀里多尼亞裸鼻鴟,學名:Aegotheles savesi),也被稱作新喀里裸鼻鴟,是新喀裏多尼亞特有及可能滅絕的一種大型的的裸鼻鴟。
Remove ads
描述
新喀里多尼亞裸鼻鴟身長28釐米。有着灰褐色和黑色的羽毛,短而橢圓的翅膀,略園的尾巴和長而粗壯的腿。它們的叫聲不明,但相信是一種類似口哨和顫音的聲音。它比澳洲裸鼻鴟大得多。
分佈及棲息地
習性
其屬的其他成員均生活於高地中並將巢穴建在樹洞中,而且它們在樹上覓食,有時會攻擊一些小動物。這些習性對於新喀裏裸鼻鴟是否應用至今不明,因為它們的腿比其它的裸鼻鴟更長,所以它們更可能在陸地上活動。
歷史
現時新喀里多尼亞裸鼻鴟僅有兩具於1990年代採集的標本和三份觀察報告,對它們所至甚少。已知的兩個標本室分別於1880年和1915年所採集,其模式標本是於一隻新喀里多尼亞裸鼻鴟飛進了Tonghoué村的一間臥室中而被採集。[2]第二具標本是在一個意大利博物館發現的。最近的一份報告是於1998年,當時發現一隻新喀裏裸鼻鴟正在一個河谷中覓食。而在1996年到1998年,有聽見類似新喀裏裸鼻鴟的叫聲。許多學者依然認為該物種仍有部分種群生存。
保護現狀
對新喀里多尼亞裸鼻鴟的所知甚少,但它們肯定受到威脅且數量仍在下降。它們所受威脅不明,它們可能受到家貓和鼠入侵的威脅,由火災、伐木和礦業導致的棲息地破壞也可能是寧他們數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現時它們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爲極危。[1]
參考數據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