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方中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方中通(1634年—1698年),位伯陪翁安徽桐城人。清朝數學家

崇禎七年(1634年)出生。[1]方以智次子,與兄方中德、弟方中履皆秉承父學,尤好天文曆算。明朝滅亡,隨父隱居廣東的五嶺。順治八年(1651年),娶陳名夏第三女陳舜英為妻。順治十年(1653年),至南京探親,與梅文鼎薛鳳祚等數學家友好,並向波蘭學者穆尼閣(Jean Nicolas Smogolenski)學習火星軌道法。曾以數學原理解析《河圖》、《洛書》,認為勾股出自《河圖》,加減乘除出自《洛書》。[2]順治十六年,前往北京,與欽天監正湯若望討論曆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佟儼若介紹,前往廣東恩平教書。晚年從學者甚眾。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去世。著有《數度衍》二十四卷、《附錄》一卷、《揭方問答》、《音韻切衍》、《篆隸辨從》、《心學宗續編》、《陪翁集》等傳世。[3]有子方正珠、方正瑞、方正繆。

註釋

延伸閱讀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