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族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族產是以宗族為單位、同一祖宗名下的子孫共同擁有[1]:40集體財產。在宗族興起的北宋時期成型[2]:128,沿襲至近代。

按照財產的性質,大體分為不動產動產兩類。不動產包括土地耕地林地墳地山地等)、房屋、水利設施水庫[1]:40水井[3]:155)等。耕地即是族田,可細分為祭田義田學田[1]:40。房屋細分為祠堂、義宅、義舍、義學學舍[2]:131。此外在商品經濟發達的地區,不動產還有、手工工場等。動產主要是銀兩(義錢)、公器(祭器[1]:40耕牛[3]:155義莊中的車船、器用[2]:131等。此外,宗族還有共用的世僕,即租用族田、承擔勞役的佃仆,亦被視為族產的一部分[4]:52—53

先秦以來,中國歷代政府推崇孝文化,累世同居共財的家族成為典範。宋朝時,因社會經濟關係變革,原有的門閥宗族制轉化為宗族制。宋朝宗族所設的各類族產,有些在前代已創立,但更多的則屬於宋代首創[2]:131。故有當代研究者認為,族產的初創,始於北宋初年[1]:40

宗族成員之間的族產糾紛通常是所有權使用權的收紛[3]:154—155

Remove ads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