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無定形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無定形碳(英語:Amorphous carbon)是一種非晶體結構且富含反應性的碳。所謂無定形碳是指其內部結構而言,部分無定形碳的末端可能與氫以懸鍵結合,形成氫化無定形碳。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9月19日) |

現代科學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20世紀後半葉,隨着現代薄膜沉積和生長技術的發展,如化學氣相沉積、濺射沉積和陰極電弧沉積,讓製造真正的無定形碳材料變可能。
真正的無定形碳具有定域化π電子(與石墨中的芳香族π鍵相反),且其鍵的長度和距離與其他碳的同素異形體不同。它還含有高濃度的懸鍵;這些導致使用繞射測量原子間距的偏差超過5%,並且鍵角也發生明顯變化。[1]
礦物學
在礦物學上的定義,無定形碳泛指除了石墨與鑽石之外的不純碳物質[1],包括了:
無定形碳跟少量砂子、氧化鐵催化劑混合,在約3500℃中加熱,使產生的碳蒸氣凝聚,可得人造石墨。[來源請求]
在15世紀就已知道屬於無定形碳的木炭具有吸附性。19世紀在提純白糖時就開始使用木炭。以後又對無定形碳進行很多處理,產生了一些種類。[來源請求]
參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