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魯士公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鲁士公国
Remove ads

普魯士公國(德語:Herzogtum Preußen)位於普魯士地區東部,存在時間為1525年至1701年(1618年起與勃蘭登堡合組共主邦聯)。普魯士公國是歷史上第一個新教國家,人口中以德意志裔為主,亦有為數不少的波蘭裔和立陶宛裔人口。

快速預覽 普魯士公國Herzogtum Preußen, 地位 ...
Remove ads

歷史

德意志宗教改革中,1525年條頓騎士團大團長,來自霍亨索倫家族阿爾布雷希特公開皈依信義宗並停止效忠羅馬教廷,將團國世俗化為普魯士公國定都柯尼斯堡,以及向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稱臣,史稱「普魯士稱臣」。

1594年,普魯士公爵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將其女安娜許配予出身霍亨索倫家族勃蘭登堡侯國選帝侯約翰·西吉斯蒙德,後者通過此聯姻獲得普魯士爵位繼承權,並終於岳父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1608年絕男嗣逝世後繼承爵位,自此與普魯士組成共主邦聯並稱勃蘭登堡-普魯士。兼併後的普魯士從此由一個卑微的附庸小公國晉身成德意志及波羅的海地區的中等強國,走向日後的崛起之路。

1657年,根據《衛勞條約》,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獲得公國完全主權,1660年的《奧利瓦條約》對此進一步確認。1701年,普魯士公國升級為普魯士王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