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拉夫·朔爾茨

德國政治家(社民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九任總理(2021-2025),聯邦議院議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拉夫·朔尔茨
Remove ads

奧拉夫·朔爾茨(德語:Olaf Scholz發音:[ˈoːlaf ˈʃɔlts] ;1958年6月14日),德國政治人物、律師,曾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為德國社會民主黨成員。2018年3月德國社會民主黨與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完成組閣談判,朔爾茨被任命為第四次默克爾內閣中的聯邦副總理財政部長2021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後,得票率居首的德國社會民主黨與綠黨自由民主黨展開組閣談判,歷時兩個多月最終順利達成聯合執政的協議,共組德國在二戰後第一個集結三黨的聯合政府,朔爾茨並於同年12月8日獲國會投票推選為新任德國聯邦總理,正式接替主政長達16年的安格拉·默克爾;同時為前總理路德維希·艾哈德之後,首位擔任過副總理的總理,亦為兩德統一後,首位以副總理身份當選德國總理的人。

快速預覽 奧拉夫·朔爾茨 Olaf Scholz, 總統 ...
Remove ads

生平

初入政界

加入社會民主黨,1975年–1989年

Thumb
朔爾茨於1984年在「青年社會主義者組」的集會上

朔爾茨於1975年以學生身份加入社民黨,並且加入了社民黨的青年組織「青年社會主義者組」的青年組織。從1982年到1988年間,他是聯邦青年社會主義者組的副主席。從1987年到1989間,他也是國際社會主義青年聯盟的副主席。[5]朔爾茨曾批評過北約是「侵略性的帝國主義同盟」,將西德比作是「歐洲大企業家們的堡壘」,他也同時抨擊了社會自由主義者聯盟,並將該聯盟描述為"重權力鬥爭高於干實事"。[6]1984年1月4日,朔爾茨和其他青年社會主義者組的領導人們在民主德國會見了德國統一社會黨的中央委員會秘書埃貢·克倫茨和統一社會主義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委員赫伯特·哈伯。1987年,朔爾茨再次出訪東德,並在維滕貝格自由德國青年組織的和平集會上,作為青年社會主義者組的代理人站出來支持裁軍協議。[7]

成為聯邦議會議員,1998-2001年

作為國際社會主義青年聯盟的前副主席,朔爾茨在1998年首次當選成為漢堡阿爾托那選舉的聯邦議院代表,當時他40歲。[8][9]

成為漢堡內政部長,2001年

2001年5月30日,朔爾茨接替辭職的漢堡內政部參議員 Hartmuth Wrocklage 成為內政部參議院,並成為當時由漢堡市長 Ortwin Runde 所領導的漢堡參議院。在他擔任漢堡內政參議員的短暫時間裏,他曾支持通過強制使用催吐劑來收集毒品使用者和交易商的證據。最終由於可能引發而來的健康問題,漢堡醫學會反對了這項提議。[10]2001年10月,社會民主黨在2001年漢堡州的選舉之中落敗,由基民盟的Ole von Beust當選為第一市長後,他就辭去了漢堡內政部長一職。[11][12]

擔任社民黨總書記,2002年–2011年

朔爾茨在2002年的德國聯邦選舉中再次當選為聯邦議院議員。2002年至2004年期間,朔爾茨還擔任社民黨總書記;當社民黨領袖兼總理格哈特·施羅德在面對當時社民黨的低支持率和黨內逐漸不滿的情緒之後,他辭去了領袖一職。[13]

朔爾茨曾在2005年的調查德國簽證事件一事的醜聞之中擔任調查委員會中的社民黨發言人。同年晚些時候的聯邦選舉之後,他擔任了社民黨聯邦議院小組的第一議會秘書,並成為社民黨的首席黨鞭。在他任職期間與基民盟首席黨鞭諾伯特·洛特根密切合作,在聯邦議院捍衛由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14]同時,他還曾是議會監督小組的成員,該小組負責對德國情報部門(BND、MAD和BfV)進行對議會監督。[15]

2011年3月10日,朔爾茨在當選為漢堡市市長三天後,就辭去了聯邦議院的職務。[16]

在聯邦與聯邦州的政治生涯

擔任聯邦勞動及社會事務部部長,2007年–2009年

2007年,朔爾茨加入了默克爾內閣,並接替弗朗茨·明特費林擔任勞動及社會事務部部長。[17][18]

2009年德國聯邦選舉後,社民黨和朔爾茨退出內閣,而朔爾茨當選為社民黨副領袖,接替法蘭-禾特·施泰因邁爾。2009年至2011年期間,他還是社民黨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工作組的成員。[19] 2010年,他參加了在西班牙錫切斯舉行的比爾德伯格年會。[20]

擔任漢堡市長,2011年–2018年

Thumb
2011年3月,朔爾茨在當選漢堡市長後不久,在漢堡議會的政府議席上。

2011年,朔爾茨是社民黨在漢堡州選舉中的主要候選人,社民黨以48.3%的得票率贏得了漢堡議會121個席位中的62個。[21] 2011年3月11日,朔爾茨在正式當選為漢堡市市長的三天後辭去了聯邦議院議員的一職;社民黨人 Dorothee Stapelfeldt 被任命為漢堡副市長。[22][23][24]

作為漢堡市長,朔爾茨在國際上代表漢堡與德國。2011年6月7日,朔爾茨出席了由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為默克爾總理舉辦的國宴。[25]作為漢堡為該市公民和商業領袖舉辦年度聖馬蒂亞斯日宴會並擔任宴會的主持人,他還邀請了幾名外國政要來到該市,如法國總理讓-馬克·埃羅(2013年)、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2016年)和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多(2017年)。[26] 從2015年到2018年之間,他還擔任了《法德合作條約》下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文化事務專員。[27]

Thumb
朔爾茨與其他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配偶在漢堡舉行的20國集團會議上,2017年

2013年,朔爾茨反對了一項旨在回購漢堡市幾十年前賣給 Vattenfall Europe AG 和 E.ON 的能源網絡的倡議;他認為這將回購將使該市的財政負擔過重,當時該市的債務已超過200億歐元。[28]

朔爾茨被要求參與基民盟基社盟社民黨之間的會議,以便在2013年聯邦選舉之後組建聯合政府[29] 在隨後會議上的談判中,他帶領社民黨代表團參加了金融政策工作組;當時的聯邦財政部長是沃爾夫岡·朔伊布勒[30]據媒體報道,朔爾茨與同為社會民主黨的Jörg Asmussen和Thomas Oppermann一起,在當時有可能接替當時肖布勒的財政部長一職;雖然後來朔伊布勒依舊還是財政部長,但組建聯合政府的談判最終獲得成功。[31]

在2014年底編制的一份文件中,朔爾茨和朔伊布勒提議將所謂的所得稅和公司稅的團結附加費(Solidaritätszuschlag)的收入轉用於補貼聯邦各州的利息支付。[32]

在朔爾茨的領導下,社會民主黨贏得了2015年漢堡的聯邦州選舉,並獲得了約47%的選票。[33]他與綠黨組成了聯合政府,綠黨領袖Katharina Fegebank擔任副第一市長。[34][35]

Thumb
2017年朔爾茨在漢堡舉行的Global Citizen Festival英語Global Citizen Festival上發表講話

2015年,朔爾茨為漢堡申辦2024年夏季奧運會,預計預算為112億歐元(126億美元),與洛杉磯、巴黎、羅馬和布達佩斯等競選城市所競爭;但漢堡市民後來在公投中拒絕了該市參與申辦,超過一半的人投票反對申辦。[36][37] 同年晚些時候,朔爾茨與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的部長主席Torsten Albig of Schleswig-Holstein一起,與歐盟委員會談判達成了一項債務重組的協議,使德國地區貸款機構HSH Nordbank能夠將62億歐元的問題資產(不良貸款)轉移給其政府大股東,避免了倒閉的命運,此舉挽救了大約2500個工作崗位。[38]

2017年,朔爾茨因其對漢堡G20峰會期間發生的騷亂的處理而受到批評。

朔爾茨在2021年11月和12月之時再次受到批評,因為他在擔任漢堡市長時處理 M.M.Warburg & Co.公司的 CumEx 稅務欺詐案的一些細節被曝光。[39][40]

在中央政府的政治生涯

擔任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2018年–2021年

2021年,奧拉夫·舒爾茨在擔任總理前一天,他被公開在擔任安格拉·默克爾時期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期間,向埃及新加坡達成價值近50億歐元的軍艦和防禦導彈的交易。左翼黨的外交政策專家塞維姆·達格德倫(Sevim Dagdelen)在推特上抨擊他的行為像「一個真正的騙子」[41]

成為德國總理,2021年—2025年

Thumb
競選活動中的朔爾茨

2020年8月10日,社民黨提名朔爾茨為該黨在2021年聯邦選舉中的德國總理候選人,朔爾茨屬於社民黨的中間派[42],他的提名被《時代周報》視為標誌着社會民主黨之左派的衰落。[43]朔爾茨領導社民黨在選舉中以微弱優勢獲勝,贏得了25.8%的選票和聯邦議院的206個席位。[44]這次勝利後,他被廣泛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德國的下一任總理,並與綠黨自由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45]11月24日,社民黨、綠黨和聯邦民主黨達成了聯合協議,由朔爾茨擔任德國新總理,新政府被民眾以三黨的代表顏色稱為「紅綠燈聯盟」(Ampelkoalition)。[46]

2022年5月8日,朔爾茨在歐洲結束二戰紀念日發言表示德國曾犯下反人類罪行,誓言德國永遠不會再進行戰爭,亦不會讓種族滅絕再次發生。[47]

2024年11月8日,德國聯合政府在討論2025年財政預算案時,三黨意見產生分歧,社民黨及綠黨均贊成暫時解除債務限制以應付未來聯邦政府的支出,然而自民黨並不同意。在談判破裂之下,朔爾茨宣佈解除自民黨籍財政部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的職務,引發自民黨集體退出聯合政府,「紅綠燈聯盟」解體[48]其後他在12月16日發起國會對自己的建設性不信任投票,未能通過,原定於2025年9月28日舉行的大選提前至該年2月23日舉行。[49]

2025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社民黨淪為第三大黨,創下了自1887年德意志帝國時期聯邦選舉以來的最差記錄。朔爾茨承認落敗,但表示不會以社民黨黨魁身份參與談判,他個人也不會參與新一屆聯合政府。拉爾斯·克林拜爾將代替朔爾茨領導社民黨商討新一屆政府組建事宜[50]

2025年3月18日,因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勢發展,朔爾茨與聯盟黨侯任總理弗里德里希·梅爾茨合作,二人斡旋於德國聯邦議院換屆前進行修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的提案,結果在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德國社會民主黨聯盟90/綠黨合作下成功以513票贊成、207票反對、0票棄權通過修訂基本法的「債務煞車」規定。修訂案允許聯邦政府通過債務融資設立總額5,000億歐元的特別基金,其中1,000億歐元將注入現有的氣候與轉型基金,而其餘用於交通、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而未來當國防等安全支出超過一定數額時,將不再計入債務限制。[51]

2025年5月6日,隨着弗里德里希·梅爾茨聯邦議院的第二輪投票中當選總理,朔爾茨四年的總理任期宣告終結。

政治立場

朔爾茨被認為是社民黨中的溫和派[52]。由於他的說話風格被人認為比較乏味,被媒體稱為「機械人朔爾茨」(德語:Scholzomat[53][54]

環保與氣候議題

朔爾茨主張擴大投資可再生能源以取代化石燃料。[55]2021年5月,朔爾茨主張建立一個關於氣候的國際組織,並且討論出全球各國對於減碳的最低目標。[56]

在聯合政府的白皮書中,以朔爾茨為首的新聯合政府同意要在2030年以前,完全禁止燃煤發電。這比德國原先的計劃提前8年。除此之外,德國計劃在2040年前完全禁止天然氣發電。同時新政府也將配合歐洲理事會的決議,在2035年完全禁止內燃機汽車的銷售。[57]

強制疫苗令

在2021的國會選舉期間,朔爾茨曾提案要推出全國的強制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令。[58]2022年1月,在一場聯邦議會的演講中,朔爾茨再次重申他對成人強制疫苗接種令的支持,並表示新冠肺炎不會神奇地消失。他表示,如果沒有強制接種令,德國將無法進入後疫情時代。[59]

與美國的關係

朔爾茨將美國稱作「歐洲最親密與最重要的夥伴」。[60]

2019年12月,朔爾茨批評美國對北溪二號的制裁,認為「此舉是對歐洲的內政與主權的嚴重干涉。」[61]

就核武議題,朔爾茨支持美軍在德國境內部署核子武器[62]

2022年1月,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和北約盟友在觀察德國對俄羅斯的態度上表達憂心,認為德國無法在2021年-2022年俄烏危機中對俄羅斯表達強硬態度。[63]朔爾茨的政府原本拒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然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朔爾茨改變政策並向烏克蘭提供反坦克武器和刺針導彈。[64]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

2022年11月4日,朔爾茨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成為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以來首位訪華的七國集團成員國領導人[65]。朔爾茨表明反對與中國「脫鈎」,並在訪華期間與剛剛在中共二十大後再次連任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面。[66]

2024年4月14日至16日,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朔爾茨攜同環境、農業、交通3名內閣部長及包括多個企業高管的經濟代表團訪問中國。14日參觀了重慶市,15日到上海市並在同濟大學發表演講,16日上午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國家主席習近平。[67][68][69][70]

軼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德國政府對於援助烏克蘭的拖延和態度,「朔爾茨」(Scholzing)已成為網絡上的新流行用語,源自於現任德國總理的名字,用來形容人不斷做出承諾,但卻遲遲不兌現或根本不會兌現。[71]

個人生活

奧拉夫·朔爾茨的妻子是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人物布麗塔·恩斯特德語Britta Ernst[72]

2023年9月2日,朔爾茨在慢跑時跌倒,導致面部受傷。9月4日,朔爾茨戴着眼罩出席活動。[73]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