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城市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的社會主義國家,其城市建制包括直轄市、特別市和一般市。直轄市和特別市是一級行政區,與另一類一級行政區道擁有類似的行政地位。一般市由各道所屬,又稱道轄市,與道下轄的另一類行政區劃郡地位類似[1]。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現有28個成建制的城市,平壤是北韓唯一的直轄市,也是北韓的首都和最大城市,開城、南浦和羅先則是北韓的3個特別市,其他24個城市均為一般市,其中清津、海州、咸興、惠山、江界、平城、沙里院、新義州、元山等9個城市是北韓各道的首府(道人民委員會所在地),人口超過20萬人的大城市則有17個。

歷史
北韓的城市發展始於日據時期,朝鮮總督府開始構建北韓的城市規劃體系,組織實施北韓城市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空間用途分區[2],並在北韓修建多條鐵路,日本企業將工廠集中修建在沿海港口,沿海港口和鐵路交點由此形成城市[3][4]。在行政區劃上,日據朝鮮於1914年施行府制作為事實上的城市建制[5][6]。截至1940年代,北韓已設置平壤、清津、咸興、開城、鎮南浦、元山、新義州、海州、城津、羅津、興南等府[7][8]。1948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但此後爆發的韓戰使北韓的大部分城市受到破壞。戰爭結束後,北韓政府着手對境內城市進行大規模的恢復重建,並得到匈牙利、東德、波蘭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幫助[9]。經過十餘年恢復建設,1960年代北韓城市化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大批以軍事工業爲主導產業的城市迅速擴張[7]。1970年代的經濟頹勢後,北韓政府於1980年代試圖通過將工廠集中於首都平壤周邊的人口密集區以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經濟效益,平壤周邊也由此形成了順川、德川、平城、安州等城市[10]。1990年代,隨着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和苦難行軍等事件發生,北韓城市化進程處於停滯狀態,雖然爲了吸引外資,北韓政府啓動了開發區和經濟特區的規劃和建設,但是收效甚微[7]。2012年金正恩正式成爲北韓最高領導人後,採取集中力量發展經濟的政策,通過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北韓經濟逐漸恢復,也帶動北韓城市化的復興[11]。金正恩本人對於北韓城市化的重視也助推了北韓城市化的發展[12]。2019年12月10日,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發佈政令,將兩江道下轄的三池淵郡改設為三池淵市,三池淵由此成為迄今為止北韓最年輕的城市[13][14]。
Remove ads
列表
以下列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所有城市名稱(包括中文和韓語)、所屬行政區、人口、面積、人口密度和設市時間與方式等信息。人口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央統計局2008年人口普查數據[15][16],單位爲人。面積來源於大韓民國統計廳[17],單位爲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來源於維也納大學朝鮮學研究中心,該中心未提供的數據由人口除以面積得出,單位爲人/平方公里。設市時間與方式來源於維也納大學朝鮮學研究中心和南韓和平問題研究所(參見「資料」一欄)。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