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雀二號運載火箭
运载火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朱雀二號運載火箭(英語:ZQ-2)是中國民營航天企業藍箭航天研製的一種中型液體運載火箭,火箭為兩級構型設計,採用液氧和甲烷作為推進劑,目前有初始型與改進型(ZQ-2E)兩個子型號。
朱雀二號於2023年7月12日首次成功實現入軌,是世界首個成功完成軌道級發射的液氧甲烷火箭。[3]
Remove ads
發展歷程
朱雀二號運載火箭於2017年9月立項,同年10月藍箭航天開始論證並研製80噸級和8噸級兩型液氧甲烷引擎,12月完成火箭型號方案論證,轉入方案設計。[1][4]
2018年藍箭航天正式發布朱雀二號火箭型號。[5]
2019年5月朱雀二號所用的80噸級液氧甲烷引擎(即天鵲-12)完成80%工況20秒整機試車,7月完成100%工況100秒整機試車。同年6月朱雀二號進入初樣研製階段。[1][4]
2021年9月底朱雀二號轉入試樣研製階段。[4]
2022年1月,朱雀二號遙一火箭完成出廠前的總檢查工作,具備出廠條件。[4]
2022年12月14日朱雀二號首次發射失利,藍箭航天表示火箭一級飛行、一二級分離、二級點火、整流罩分離均正常,二級主機關機後游機異常關機失去推力[6][7]。後續公布故障原因是游機氧輸送管與氧泵低壓殼體連接部位剛度不匹配導致氧泵低壓殼體在主機關機水擊作用下破裂。[8]
2023年3月底,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在嘉興藍箭太空中心完成總裝[9]。5月12日火箭抵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藍箭航天火箭發射場,開始進行發射準備工作[10]。
2023年7月12日9時00分,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飛行任務,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也使得朱雀二號成為全球首枚實現入軌的液氧甲烷動力運載火箭。[11][3]
2024年11月27日10時00分,朱雀二號改進型遙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12]
Remove ads
特性
朱雀二號研製之時是中國民營企業在研中的最大火箭,也是首枚液體火箭與首枚液氧甲烷火箭,其特性包括:[13]
- 環保、無毒、無污染。
- 採用一體化集成電氣系統,推進劑成本降低50%-90%。
- 實現標準化、通用化,全箭零部件種類減少50%。
朱雀二號於2023年7月12日完成首次成功發射,根據藍箭航天資訊,其取得的技術創新成果有:[2]
- 全球首款液氧甲烷推進劑中型液體運載火箭。
- 中國首創低溫液體火箭引擎轉級控制技術實現重力牽制釋放和故障診斷。
- 中國首創液體火箭引擎大型噴嘴激光焊接技術。
- 中國首創液體運載火箭甲烷自生增壓技術。
- 中國首次實現低溫液體火箭無人值守測控發射能力。
- 中國首次實現引擎變推力工況控制系統半實物仿真技術。
- 中國液體火箭引擎首次應用高精度高壓低溫調節器及低溫彈簧蓄能動密封技術。
- 中國首次採用大推力雙低溫液體火箭引擎泵後搖擺技術。
朱雀二號改進型是基於朱雀二號基本型改進的運載火箭,其一子級與基本型相同,二子級則採用共底貯箱和隧道輸送管方案並使用真空型天鵲15A引擎,其運力略有提高。[14]
朱雀二號改進型於2024年11月27日成功首飛,其技術特性包括:[12]
- 中國首款採用全過冷加注的雙低溫液體運載火箭。
- 中國首創液體運載火箭雙低溫單層共底貯箱。
- 中國首創大尺寸高精度鈮合金噴嘴加工製造技術。
- 中國運載火箭首次採用基於概率的大風區飛行載荷計算方法。
- 中國運載火箭首次採用取消正推火箭的級間冷分離方案。
- 中國運載火箭首次採用滑行段推進劑間歇沉底方案。
發射記錄
Remove ads
1
2
3
4
5
6
2022
2025
- 成功
- 計劃
- 部分失利
- 失利
註釋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