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侃 (正統進士)
正統進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侃(1407年—1485年),字希正,號歸菴,順天府東安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正統壬戌進士,官至山西巡撫。
生平
正統三年(1438年)戊午科順天鄉試舉人[1],七年(1442年)壬戌科進士。授戶科給事中。
明景帝監國期間,李侃陳「簡將才、募民壯、用戰車」三事。瓦剌也先逼京師,有議者欲焚城外糧草,李侃以敵軍無持久戰心而反對,得准。明英宗從瓦剌手中歸還時,李侃請求厚禮迎接,忤景帝旨,經由禮部尚書胡濙勸解方得無事[2]。升戶科都給事中。戶部尚書金濂違詔徵租,為李侃彈劾;之後亦彈劾石亨從子石彪侵民業。當時給事中敢言者中,林聰稱首,李侃亦因矯抗有名聲。隨後升詹事府丞[3]。
天順元年(1461年),任太常寺丞,改任太僕寺丞,升太僕寺卿。二年(1462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4]。期間奏罷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一百六十人,詔不許。同年冬母喪歸鄉,軍民擁泣,以致其不得行走。服除後,不再出仕,家居十餘年[5]。成化二十一年(1457年)九月卒,年七十九歲[6]。
家族
曾祖李士瞻,元翰林學士;祖父李延興,元翰林檢討。父李東,明行人司副。兄李伸,國子監丞。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