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奇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奇陨石坑
Remove ads

李奇隕石坑(Leakey)是月球正面崎嶇的東部赤道區附近的一座小撞擊坑,其名稱取自英國人類學家考古學家路易斯·西摩爾·巴澤特·李奇(1903年-1972年),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快速預覽 李奇隕石坑, 坐標 ...
Thumb
阿波羅16號太陽高角度照射下拍攝的圖像

描述

該隕坑西北偏西毗鄰肯索里努斯隕石坑、東北靠近小隕坑門澤爾盧伯克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側、東南坐落着谷登堡隕石坑依西多祿隕石坑卡佩拉環形山則橫亙在它的西南。李奇隕石坑的西面瀕臨狂暴灣、北面和東面分別為靜海豐富海、而谷登堡月溪則蜿蜒在它的南面[1]。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3.19°S 37.46°E / -3.19; 37.46,直徑12.5公里[2],深約1.8公里[3]

李奇隕石坑是一座圓碗形的撞擊坑,尚未受到明顯的侵蝕,坑壁邊緣完整清晰,內側壁平整光潔,沿內壁坡底分布有一圈低反照率岩石環,其直徑約為隕坑的一半,因此,該隕坑有可能是一座同心坑。隕坑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450米[4],內部容積約70公里³[4]。坑內底表較為平坦,無其它典型的地貌結構。

該隕坑在1976年被更名前,被指名為衛星坑"肯索里努斯 F"。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