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民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民骐
Remove ads

李民騏(1969年),政治經濟學家世界體系理論分析者、美國尤他大學教授。

生平

1987年至1990年是北京大學經濟管理系學生,學習並相信「芝加哥學派」經濟學。自稱在六四事件前後「始終與核心學生領袖保持密切來往」,但其意見和當時的學生領袖相悖。[1][來源可靠?]

1990年6月3日夜,北京大學學生集會紀念六四事件,李發表了演說。6月15日,李被開除學籍併入獄。期間,廣泛閱讀馬克思、毛澤東等人的作品,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2] 1992年6月獲釋。李花接下來的兩年在中國旅行,與剩餘的自由派異議人士辯論,使用假身份證訪問省市圖書館。他的觀點成為反主流的,他認為毛澤東的影響是「革命遺產,而不是社會主義革命者的歷史包袱。」[3]

1994年,撰寫書籍《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與階級鬥爭》(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Class Struggle in China),[4] 本書包括對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和1980年代的經濟發展的分析,以及1989年民主運動的馬克思主義分析,認為這不是一個人民民主活動,被自由派知識分子拋棄,導致城市工人階級受到猛烈打擊和官僚資產階級的勝利。他試圖表明,這為中國向資本主義過渡鋪平了道路。他批評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及其與經濟理性的關係,民主與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導致中國崛起的社會與物質條件,最後以批評國家資本主義和倡導民主社會主義作為結論。[5]

1994年12月25日,抵達美國,在特拉華大學補完本科課程後,成為馬薩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大衛·M·科茲的研究生。[6] 期間,為《每月評論》撰寫了許多馬克思主義文章,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是《新自由主義之後:帝國、社會民主主義,還是社會主義?》(After Neoliberalism: Empire, Social Democracy, or Socialism?)。

2001年後,李的研究重點轉移到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特別是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的工作。受沃勒斯坦論證的啟發,他撰寫了一篇中文文章《讀沃勒斯坦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兼論21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問題》,成為第一位將「中國崛起」與資本主義滅亡聯繫起來的經濟學家。這篇文章被《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一書收錄。[7]

2001年末,他擴展了他的中國與世界體系關係的研究,批評了江澤民的中國社會階層理論。在他的文章《從世界體系視角看中國階級結構》(China's Class Structure from the World-System's Perspective)中,李指出,中國的經濟崛起實際上將以各種方式破壞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穩定,並促成其最終滅亡。在他以前的兩篇論文的基礎上,他寫下了《中國的崛起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消亡:21世紀的歷史可能性》(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Demise of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Historical Possibil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然後,他將這些和其他幾篇論文納入他的書《中國的崛起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消亡》(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Demise of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4]

2003年至2006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約克大學教本科生和研究生政治經濟學課程,其後任教於猶他大學,2008年任《真實新聞》(The Real News)中國問題分析師。

2009年,他根據對與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有關的環境數據的分析認為,避免文明不可避免的崩潰的唯一途徑,是在21世紀中葉前建立社會主義世界政府。[來源請求]

Remove ads

著作

著作:《資本的終結:21世紀大眾政治經濟學》,作者:李民騏、張耀祖、許准、齊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03-01

譯著:《權力與貨幣》,原作者:恩尼斯特·曼德爾,李民騏、孟捷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01-0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