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杜克利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杜克利亚
Remove ads

杜克利亞塞爾維亞語西里爾字母Дукља希臘語Διόκλεια羅馬化Diokleia拉丁語Dioclea),又譯杜克里亞,是一個中世紀南斯拉夫人國家,大致位於今黑山東南部,從西部的科托爾灣延伸至東部的布納河,並北抵澤塔河莫拉查河的源頭。

快速預覽 杜克利亞Дукља(塞爾維亞語西里爾字母)Duklja(塞爾維亞語拉丁字母), 首都 ...

關於杜克利亞的記載最早見於10世紀和11世紀的拜占庭編年史。997年—1018年間,它是保加利亞帝國的附庸,隨後歸屬於拜占庭帝國,直到1040年在斯特凡·沃伊斯拉夫(活躍於1034年—1043年)領導的起義中實現獨立。沃伊斯拉夫攻佔了早期塞爾維亞公國的部分領地,並建立了沃伊斯拉夫列維奇王朝。

1043年—1080年,在米哈伊洛·沃伊斯拉夫列維奇(1050年—1081年在位)及其子康斯坦丁·博丁(1081年—1101年在位)的統治下,杜克利亞達到鼎盛。米哈伊洛在離開拜占庭陣營、支持巴爾幹地區的一場起義(其子博丁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後,被教皇授予「斯拉夫人的國王」的名義頭銜。

在此期間,杜克利亞吞併了塞爾維亞腹地(稱為塞爾維亞大公國,後人有時也稱之為拉什卡),並在那裏扶植了附庸統治者。這一沿海公國一度成為最強大的塞爾維亞國家,其統治者使用了「塞爾維亞親王」「塞爾維亞人的親王」等稱號。

然而,這種崛起並未持久。博丁敗於拜占庭人並被囚禁,權力受到削弱。他的親屬、附庸武官在拉什卡走向獨立,並持續與拜占庭作戰,而杜克利亞則陷入內戰。

1113年—1149年,杜克利亞成為塞爾維亞與拜占庭衝突的焦點,沃伊斯拉夫列維奇家族的成員作為雙方傀儡為爭奪權力而自相殘殺。

此後,杜克利亞被納入由武坎諾維奇王朝統治的塞爾維亞大公國,成為其王冠領地,並開始被稱為「澤塔」。這一地位持續到14世紀塞爾維亞帝國滅亡為止[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