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杜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杜彥(?年—?年),原雲中(今山西省大同市)人,由於葛榮之亂的緣故,其父杜遷舉家遷徙到豳州定居。[1]北周襄武縣侯爵隋朝柱國

生平

北周時期

杜彥勇敢果斷,擅長騎馬射箭。在北周時,擔任左侍上士,後隨柱國陸通土州擊敗陳國將領吳明徹,又攻克倉塠、白楊,斬殺反叛蠻軍首領、平定郢州樊志的叛亂。因戰功彪炳,被任命為大都督。不久升遷為儀同三司,兼管隆山郡之事。隔年被任命為隴州刺史,賜爵永安縣伯。[2]

楊堅擔任北周丞相時,杜彥隨韋孝寬攻打尉遲迥,以戰功升任上開府,後改封爲襄武縣侯爵,擔任魏郡太守。[3]

滅陳之戰

隋朝建國後,杜彥被任命丹州刺史,晉爵爲公爵。六年後,杜彥調任左武衛將軍。隋滅陳之戰時,楊廣派遣當時擔任行軍總管的杜彥與新義公韓擒虎會合,駐守新林(今南京西南),杜彥軍便朝新林出發,路途經過南陵(今安徽省銅陵附近),發現陳國軍隊據守江邊,於是杜彥派遣樊子蓋率領精兵攻破陳軍的據點,獲得六百多艘船隻。渡江後,攻佔了南陵城並活捉守將許冀,之後抵達新林與韓擒虎軍會合。平定陳國後,杜彥升任柱國,杜彥的兒子杜寶安則被賜昌陽縣公。[4][5]

討伐叛軍

開皇十年(590年),高智慧自稱天子起兵造反,杜彥隨楊素率軍前去討伐。[6]解了江州之圍後,杜彥率軍水陸並進討伐高智慧的餘黨,攻破錦山、陽父、若、石壁四洞並將敵軍首領全部斬首。敵軍李陀有幾千名士兵,佔領了彭山。杜彥襲擊大破李陀軍並斬殺李陀,將其首級傳往京師。後又平定徐州、宜豐的兩座洞寨。朝廷賞賜杜彥一百多位奴婢,任命杜彥為洪州總管,杜彥在任內頗有建樹。[7]

戎馬一生

開皇十四年(594年),賀婁子幹因病去世,隋文帝喪失這位國家的棟樑惋惜許久,想找位能頂替他的人才,後來認為只有杜彥能夠接替這個位置,於是任命杜彥為雲州總管。[8]

北方胡人都很畏懼杜彥,不敢進軍到邊塞。後來朝廷又追錄杜彥前後的功勳,賜杜寶虔爲承縣公爵。[9]

開皇十八年(598年),高句麗先發制人突襲遼西的營州,激怒隋文帝,引發高句麗與隋朝第一次戰爭,杜彥以行軍總管身份,隨漢王前往營州。杜彥通曉軍事,隋文帝讓他掌管五十營的軍事調度。回朝後,杜彥被任命為朔州總管。後來突厥進犯雲州,隋文帝命楊素擊退突厥但仍擔心突厥為患,而突厥一向懼怕杜彥,於是再次任命杜彥爲雲州總管。不久後,杜彥因病被調回京師,六十歲時去世。[10]

  • 杜寶虔,官至文城郡丞[11]

評價

  • 隋書》:史臣曰:杜彥東夏、南服,屢有戰功,作鎮朔垂,胡塵不起。《隋書·杜彥傳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73》,出自李延壽北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隋書·卷55》,出自魏徵隋書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