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門大人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八協境東門大人廟,又稱東安坊崙仔頂大人廟,昔日府城八協境之主廟,主祀朱、池、李三王爺,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東門里的王爺廟。 22.989278°N 120.211834°E
歷史
東門大人廟一般說法是創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2][3],但是康熙廿五年(1686年)的《福建通志》已經記載了據說是其分靈廟的「保大里大人廟」(保西代天府)的存在,故東門大人廟的創建年代似乎更早[4]。
石萬壽考察廟址原位於崙仔頂北側,又稱「東安坊崙仔頂大人廟」,今台南一中附近,原為府城大廟,前後有三殿,列七寺八廟之一,道光以後實施聯境自衛制度,此廟為八協境的聯境主。光緒年間,分府城內為五段,分設保甲局,其東段保甲局即設於此廟內。[5][3]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殘碑,刻捐助者有石鼎美、黃謙記、魏珍山、張啟賢。其中石鼎美即石時榮,在清嘉慶年至同治年間,府城的大小公眾事務捐輸都能見其紀錄,建有石鼎美古厝。[6]
因闢建東門圓環,此廟又拆遷,神像曾寄祀東嶽殿[5]。1915年的調查,廟址為大人廟街乙398番地[7];1920年到1945年的調查,廟址為東門町一丁目28番地[8][9][10][11]。
1955年始於東門圓環東北角另建廟宇,委身於東門路橋[註 1][5][12]。石萬壽調查,從崙仔頂北側開始立廟,到後因民族路開闢遂移至東門圓環一帶,更因拓寬道路、建陸橋,此廟前後共遷移四次[13]。廟原先所在的大廟里是因此廟而得名,後2002年整編與泉北里合併成為東門里,與臺南彌陀寺、祝三多廟皆在同一里[14]。
東門市場的黃姓香腸小販,曾擔任此廟理事。該市場拆除後,攤販遂移到此廟門口。香腸販第二代的黃瑞生,後成了大人廟的廟祝。[1][15]
大員文化觀光協會在前理事長張明山的帶領下,對台南東區開始了一連串的文史資料蒐集與實地勘察,連年舉辦「東門大街——文化資產之旅」。他們認為最值得關注的便是此廟,有許多珍貴文物。門神為潘麗水父親潘春源作品、壁畫則是蔡草如作品。寫有「爻佔九二」匾額,為大天后宮所送[16]。但如今廟裏的門神和壁畫薰黑,難以辨識其原貌,樑柱蛀蝕嚴重。台南市議員蔡旺詮決向台南市政府爭取,讓大人廟列入古蹟,期能妥善維護。[17]
在2014年採訪時,黃瑞生已當起無薪的廟祝數十年。此廟每天僅開六小時,香客稀少,但不少外地信徒會慕名前來。[13]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林韋旭到此廟會勘,對其數度遷移、但保有完整的蜘蛛網狀藻井感到驚奇,說這類藻井若拆遷非常不易,成功重組概率微乎其微,也表達該廟歷史悠久,可是並無任何管委會相關組織,希望廟方先儘速完成組織程序,讓後續政府盡力協助,來重現過往風華。廟方與信徒們聽此,因而有意成立組織,以便市府爭取相關經費修繕。[18]
Remove ads
祭祀
東門大人廟的三府千歲(王爺)信仰,不同與民間常見的王爺信仰、五府千歲截然不同,稱為為「三王信仰」或稱「三老爺信仰」[12]。學者石萬壽指出這類三老爺信仰系統(鄭成功系統)廟宇之起源為府城鎮北坊的三老爺宮(朱、曹、魏),以及東安坊崙仔頂大人廟,主神朱王爺即是鄭成功。[5] 然而《臺南王爺信仰與儀式》一書則將鎮北坊三老爺宮與東門大人廟分開成兩個體系,指出原本東門大人廟的三府王爺信仰不像三老爺宮那樣,廟方原本便認為與鄭氏三代有密切關聯[4]。
關於大人廟朱、池、李三王爺的身分,目前有三種說法[4]:
鄭氏三代 | 即鄭成功、鄭經、鄭克臧三代。朱王爺是鄭成功,因為他曾被賜與明朝國姓「朱」;池王爺是鄭經,因為「池」與「鄭」的閩南語發音相近;李王爺則是指鄭克臧,因為民間相傳鄭克臧本姓「李」。[註 2][19]。《永康的歷史遺跡與民間信仰文化》一書認為此種王爺信仰實為鄭成功信仰的說法來自連橫《臺灣通史》[註 3],而後有學者石萬壽、蔡相煇等學者支持[20]。 |
義兄弟 | 漳州府漳浦縣南門外京仔社人,三人為義兄弟,擅長管弦[20]。名聲傳入京城後,三人被召入宮中演奏,不料文武百官在聽到音樂之後竟紛紛倒下,皇帝以為三人是妖怪而下令將之斬首[20]。玉皇大帝得知後,憐憫三人遭遇而封為神祇,並要三人下凡稽查人間善惡[20]。 |
陳元光(開漳聖王)部將 | 據學者黃典權的研究,三位王爺分別是朱參、池文魁、李伯瑤[20]。朱參為河南固始縣人,子孫散居漳泉各地[20]。池文魁為河南固始縣人,子孫居於泉州同安縣[20]。李伯瑤是陝西三原人,衛國公李靖之孫,有子十三人,分衍於漳州府龍溪、漳浦、海澄等縣[20]。 |
而保西代天府則認為三位王爺是朱參、池文魁、李伯瑤,不過保西代天府的分靈廟「蔦松三老爺宮」則認為主神其實是鄭成功[4]。而過去蔦松三老爺宮其實對主神三老爺(三王爺)的來歷亦不清楚,是廟方去請石萬壽教授寫沿革時,石萬壽認為三老爺實際是指鄭成功[註 4],廟方才認定三老爺的身分[20]。然而原本在蔦松三老爺宮祭祀圈內的「烏鬼橋」與「竹林前」兩地信徒並不支持此種看法,且有人認為蔦松三老爺宮是「改奉」國姓爺,因而獨立建立「烏竹三千宮」[註 5],對於三老爺的身分則比照保西代天府的說法[20][4]。
Remove ads
交誼境
相關條目
- 歸仁大人廟(保西代天府)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