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松潘縣
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的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松潘縣(藏語:ཟུང་ཆུ་,威利轉寫:zung chu,藏語拼音:Sungqu)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2°06′—33°09′,東經102°38′—104°15′之間;縣域面積8,486平方公里;人口74,888人(2011年),主要民族有藏、漢、回和羌族。周邊相鄰縣級政區有東接平武,南鄰茂縣,東南與北川接壤,西南和紅原縣、黑水縣,北與九寨溝縣、若爾蓋縣為界。為四川重要的農、牧業縣,主要旅遊景點黃龍風景名勝區,縣治進安鎮。
松潘地處岷山山脈中段的青藏高原東緣,是岷江、涪江的發源地,境內主要有岷江、涪江、熱務曲、毛爾蓋、白草河等二大水系直流200多條,最高處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松潘縣縣城海拔約2850米。境內有天然草地568萬畝,主要牲畜有氂牛、犏牛等。
在1976年8月16日,松潘發生黎克特制7.2級地震,耕地被毀十幾萬公頃,糧食損失達500萬公斤,牲畜死亡2000餘頭,800餘人傷亡,其中輕傷600多人。[2](詳見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
Remove ads
歷史
今松潘縣境內在新石器時代有人類活動。前316年,秦滅蜀後設湔氐道,成為該地建立縣級行政區之始[3]。早年党項人居於松潘高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部落聯盟。西魏末期因該地出產甘松而設甘松縣,隸屬於甘松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在今松潘縣進安鎮設松州。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吐番部落首領潘羅支歸附宋廷,在今若爾蓋縣、松潘縣、平武縣分別設上、中、下三潘州,中潘州在今松潘縣川主寺鎮。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在今進安鎮築城設松州衛,今川主寺鎮設潘州衛,後併兩衛為松潘衛[4]。清朝初年設松潘鎮總兵駐守。雍正九年(1731年)改為松潘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升為松潘直隸廳;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松潘縣。
地理
松潘縣屬高原型大陸性氣候,日夜溫差大,夏季爽而濕潤;降雨集中在5月至9月。1月平均氣溫−4.0℃,7月平均氣溫14.4℃,年平均氣溫5.87℃。
-
古松橋
-
松州門
-
松潘縣政府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進安鎮、川主寺鎮、青雲鎮、毛兒蓋鎮、鎮江關鎮、紅土鎮、小河鎮、十里回族鄉、安宏鄉、鎮坪鄉、岷江鄉、大姓鄉、白羊鄉、小姓鄉、燕雲鄉、黃龍鄉、下八寨鄉和松潘林業局。
交通

特產
相關條目
- 湔氐道
- 毛爾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