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爽文

台湾民变领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林爽文(1756年—1788年),清代移居福建省臺灣府彰化縣大里杙(今臺中市大里區)的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人,民變林爽文事件領導人

快速預覽 盟主大元帥 林爽文, 統治 ...
快速預覽 漢字, 白話字 ...

生平

乾隆38年(1773年)林隨父親渡海來臺,定居彰化縣大里杙莊(今臺中市大里區[註 1]。乾隆49年(1784年)加入天地會,之後成為彰化天地會首領,乾隆52年(1787年)臺灣府知府孫景燧取締天地會,逮捕林爽文之叔伯,林爽文大怒,自稱「盟主大元帥」,攻擊官府,起事反抗。

乾隆帝大學士福康安參贊大臣海蘭察來台討伐,遭遇泉漳械鬥生番屠殺而失敗,最終於乾隆53年(1788年)被捕,移送北京審訊後凌遲處死。

紀念

南投縣中寮鄉爽文村爽文國中爽文國小兩所與村同名的學校,以及臺中市大里區有爽文路爽文國中。另苗栗縣卓蘭鎮有地名「爽文坑」[3]

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曾有地方政制計劃嘉義市改名爽文市,後來因為行政長官陳儀認為不可行,此計劃並未實施。[註 2]

影響力

臺灣日治時期著名詩人王白淵因為與林爽文同屬漳州裔台灣人,所以對同鄉籍的林爽文有某種程度的片面歷史記憶,他在回憶錄提到,童年時代,由於父親時常講述林爽文的故事,所以林爽文的外貌與革命事跡深記在心裏。[4]

影視形象

電視劇

演員 年份 作品
於德安 2004年 《滄海百年》

參見

註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