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柔順爵士
一种面向商业市场的跨界爵士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柔順爵士(英語:Smooth jazz)是一種面向商業市場的跨界爵士樂。雖然它常被人們稱作一種「音樂流派」,但在爵士樂界中這一說法存在爭議。作為一種電台節目,柔順爵士在197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逐漸取代了電台節目中的輕音樂。
發展歷史
柔順爵士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商業化的融合爵士樂,其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流行,並逐漸取代了其起源——更具冒險精神的融合爵士樂。與強調即興創作和複雜結構的爵士融合不同,柔順爵士少了即興創作,而更加強調旋律性形式。其大部分音樂最初被描述為「爵士樂與輕鬆流行音樂和輕快節奏藍調的結合」。[1][2]
20世紀70年代中期,這一風格最初在美國被稱為「柔順廣播」,直到80年代,人們才開始使用「柔順爵士」這一術語來稱呼這一類型音樂。[3]
這一類型音樂的名稱似乎源自於電台的營銷活動。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次行業焦點小組討論中,有參與者首次提出了「柔順爵士」這一說法,隨後這一名稱便被廣泛接受並沿用至今。[4][5]
柔順爵士作為一種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流行電台節目,在2000年代初開始逐步衰退。到了2009年,包括紐約市、華盛頓特區和波士頓在內許多地區的電台已停止播放這類型的音樂。
「柔順爵士」在20世紀末佔據了爵士樂市場的主導地位,它使一些本可能創作出更具藝術性的音樂的音樂家,因追逐高額報酬而偏離了藝術道路。然而,在21世紀頭十年裏,那些播放以色士風和合成器為主的輕柔放克音樂的電台逐漸式微。
Remove ads
著名藝術家和作品
20世紀70年代初,爵士樂呈現出開創性的發展,其中著名的歌曲和藝術家包括:小號手休·馬塞克拉的《Grazing in the Grass》(1968年)、琴鍵手鮑勃·詹姆斯的《Nautilus》(1974年)以及薩克斯手小格羅弗·華盛頓的《Mister Magic》(1975年)。
其他早期流行作品包括結他手喬治·班森於1976年翻唱的《Breezin'》以及柔音號手查克·曼吉奧內1977年的作品《Feels So Good》。此外,還有鮑比·考德威爾1978年的作品《 What You Won't Do for Love》,爵士融合樂團Spyro Gyra於1979年創作的器樂曲《Morning Dance》[3],以及小格羅弗·華盛頓與比爾·威瑟斯於1981年合作的《Just the Two of Us》。
隨着安妮塔·貝克、莎黛、艾爾·賈諾、小格羅弗·華盛頓和肯尼·基發布多首熱門歌曲,爵士樂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越來越受歡迎。[6]
Remove ads
評論界與公眾反響
柔順爵士這一音樂類型曾遭遇強烈的抵制,其代表性現象是評論界對暢銷色士風演奏家肯尼·基「平淡無奇」的音色提出批評。肯尼·基的人氣在1992年發行的專輯《Breathless》中達到了巔峰。[3]
音樂評論家喬治·格雷厄姆(George Graham)認為,像肯尼·基這類音樂人所代表的「所謂『柔順爵士』風格」,完全缺乏1970年代融合爵士黃金時期所具備的激情與創造力。[7][8]
在英國爵士電台TheJazz開播前,迪格比·費爾韋瑟曾強烈批評已停播的102.2 Jazz FM改為播放柔順爵士樂,指責其所屬的GMG Radio企圖「強行侵犯並(所幸未遂地)重新定義爵士樂」,並表示「任何一位真正的爵士樂愛好者,在倫敦M25環線以內,永遠無法忘記或原諒這一行為」。[9]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