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差利·卓別靈電影作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差利·卓別靈(英語: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英國喜劇演員、電影監製、作曲家、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演員,他於1914年至1952年在荷里活的演藝生涯而聞名。在其早期的電影中,他塑造了一個作為全世界戲劇偶像的「流浪漢」(通常被稱為「夏爾洛」或「差利」)形象。上世紀十和二十年代,他被認為是全世界最有名的人。[1]

卓別靈生於倫敦(未證實),9歲即登台演出。[2]1913年,在與弗雷德·凱諾的喜劇組合在美國巡演時,卓別靈接受了麥克·塞納基石電影公司的公司合同。在基石電影公司期間,他開始創作和指導一些他主演的電影。1915年,卓別靈與埃塞尼電影製片公司簽訂合同,一年後與互助電影公司展開合作。1918年,卓別靈開始製作自己的電影,最初是通過第一國際電影公司發行影片,然後與他和馬利·碧福、菲賓氏和大衛·格里菲斯共同創辦的公司——聯美公司發行影片。[3]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卓別靈被指控為共產黨同情分子,但他對此做出了否認。[4]卓別靈一直是英籍人士,但在1952年到英國宣傳電影《舞台春秋》時,他的美國的再入境許可被取消。[5]最後卓別靈定居瑞士,度過了餘生。他的最後兩部電影拍攝地是英國。
在卓別靈一生中,他曾三次被美國影藝學院頒獎。在1929年5月16日的第一次奧斯卡金像獎典禮上,他因在《馬戲班》(1928)中的精彩表演被提名為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導演,但後來他的提名被撤回,卻因《馬戲班》片中在表演、協作、導演和製片各方面表現出來的多才多藝和天才而授予他奧斯卡榮譽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6][7]1972年, 距離離開美國近20年後,他重返美國領取奧斯卡榮譽獎,此次則肯定了他的終身成就。儘管知道1972年,《舞台春秋》才在美國洛杉磯上映,卓別靈還是在73年因《舞台春秋》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7]此外,卓別靈還因《大獨裁者》在1940年受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1942年,卓別靈發布了《尋金熱》電影最新版本,錄製和撰寫了1925年沒有加入的樂曲。《尋金熱》因其與畫面戲劇和戲劇化的配合被提名奧斯卡最佳音樂獎。卓別靈最後一次被提名是1947年《華杜先生》的最佳原創劇本獎。[7]
2011年,卓別靈主演的6部電影被加入美國國家影片登記表,它們是:《威尼斯兒童賽車》(1914)、《僑民》(1917)、《差利與小孩》(1921)、《尋金熱》(1925)、《城市之光》(1931)、《摩登時代》(1936)以及《大獨裁者》(1940)。還有《演員》(1928), 在該片中,卓別靈沒有收取報酬,友情出演。[8]由於其出色的電影貢獻,卓別靈成為荷里活星光大道的一員。[9]
Remove ads
官方電影
1964年,卓別靈出版了自己的自己的自傳《卓別靈自傳》,該自傳也是他自己的電影目錄。這部電影目錄包括了1914年以來的80部電影。更多細節則在1985年大衛·羅賓遜的自傳《卓別靈的藝術與生活》中體現;此外自傳還介紹了卓別靈最後一部電影,即第81部電影——《香港女伯爵》(1967)。2010年,《抓賊高手》被發現是第82部電影,是當時基石電影公司以為已經丟失的影片。[10]
直到《馬戲班》(1928),卓別靈之前的電影都是無聲電影,但是後來有些早期的電影被添加了聲軌之後重新發行。比如1931年的《城市之光》和1936年的《摩登時代》最初都是在後面附着對白的靜默電影。卓別靈最後五部電影都是有聲電影,除了《香港女伯爵》,其他電影都使用35毫米黑白底片進行拍攝。
除了其他引用之處,本文中影片發布日期、角色名稱及註釋均出自卓別靈的自傳、大衛·羅賓遜的書以及傑拉爾德·麥當勞以及米高·康威和馬克·里奇1965年出版的《差利·卓別靈電影》。
-
《梅布爾的困境》
-
《抓賊高手》(1914),差利·卓別靈(左)飾演警察。
Remove ads
差利卓別靈在基石影片公司的36部影片中擔任了角色,影片均由麥克·塞內特出品,除非單獨說明,所有電影的長度均為一卷。
Remove ads
卓別靈編劇、執導並且主演了埃塞尼電影製片公司的15部電影,都由傑斯·T·羅賓斯出品,除非單獨說明,所有電影的長度均為兩卷。
卓別靈為互助影片公司撰寫,執導和主演了12部電影。該電影公司組成了「孤星工作室」,專門為卓別靈製作電影。所有互助公司的電影都是兩卷的長度。1932年,凡·伯納工作室的阿曼德·凡·伯納以每張1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卓別靈互助公司的喜劇片,吉恩·羅德米和溫斯頓·夏普洛斯通過雷電華電影添加了音樂和音效。[13]
Remove ads
1918年到1923年間,卓別靈為自己的這間第一國際電影創作,執導並出演了9部電影。
Remove ads
1923年,卓別靈開始通過聯合藝術家電影公司發行電影。此時他的電影都是一樣的長度。他出品,執導並創作了8部電影並都以主角身份參演。從《城市之光》開始,卓別靈開始為自己的電影配樂。
Remove ads
1952年,在去英國參加《舞台春秋》首映會時,卓別靈得知他的美國再次准入許可被取消。因此他的最後兩部電影是在英國拍攝完成。
其他電影
除了卓別靈官方發布的82部電影,他還有一些未完成的作品。也在一些剪接影片中作為配角出演。
埃塞尼影片公司在未取得卓別靈授權的情況下剪接了3部電影(卓別靈對此採取了法律手段)。1959年,卓別靈製作了自己的剪接影片,1975年他又加入製作了另一部。
Remove ads
除了他自己出品的《巴黎一婦人》(1923)和《香港女伯爵》(1967),卓別靈還在以下影片中參與演出: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