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梁祝的繼承者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梁祝的繼承者們(英文:Art School Musical)是一部2014年由「非常林奕華」製作的音樂劇,改編自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為「非常林奕華」第54部舞台作品,同時亦是「生命三部曲」戲劇系列的首部曲:藝術家。劇作由林奕華執導、編劇及作詞,陳建騏、黃建為、阿超作曲,伍宇烈編舞。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12月30日) |
本劇主要演員包括路嘉欣、時一修、趙逸嵐、葉麗嘉等,同時加入通過「非常林奕華2014音樂劇演員招募」的新成員:包括張國穎、鄭君熾、王肇陽等。全劇共14名演員,連同特邀演出無伴奏合唱團體「一舖清唱」,合共18位演員,並由部分演員聯合阿超作現場音樂伴奏。作品於2014年推出原聲大碟,包含全劇共18首歌曲。[1]。2019年6月出版紀念劇本集《有一種旋律叫梁祝》。[2]
Remove ads
劇情大綱
故事由惡夢開始。
祝英台明明是想到藝術學院探索我是誰,卻在意識某處顛覆了願望,說服自己父母的說話是對的:人生,應該有固定答案,明確規劃,永遠是1+1=2。但惡夢醒來,她發現她已在一家藝術學院裏,眼前出現了藝術家求之不得的繆思:梁山伯。
他的安靜,使她思潮如泉湧。每一個他的舉動,都令她問號叢生。只是不知道是出於求知抑或愛情慾望的創作激情,卻沒有引來梁山伯的迴響,相反,面對祝英台井噴的靈感使他自覺是張永恆的白紙——畫如不畫,不如不畫——背負太多父母都是不成功藝術家的包袱,他不容許重蹈覆轍的結果是因過度害怕失敗而承受不能表達,不能溝通和不能愛的痛苦。
誰叫在這兩個其實互相欣賞的年輕人,有一個「第三者」叫馬文才,而「他」的不可逃避,因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眼下這個充斥高速消費與資訊氾濫的時代?
見證梁祝聚合分離的學院裏,有一位教授「什麼是藝術」的老師。他把承傳藝術視為己任,然而當時間到了,誰也需要走上自己的命途。悲劇也有美麗的時候,化蝶翩翩,除了痴男怨女,還有有信念,有勇氣,到底以造就繼承者的角色昇華人生的人。[3]
Remove ads
分場表
序:求學受阻
第一幕
- 第1場:初遇
- 第2場:安靜
- 第3場:入學試
- 第4場:靜物畫
- 第5場:放大
- 第6場:孿生兒
- 第7場:明暗對比
- 第8場:藝術學院
- 第9場:日常生活場景
- 第10場:一個人
- 第11場:浪漫主義
- 第12場:鏡子
- 第13場:原真性
中場休息20分鐘
第二幕
- 第14場:風景
- 第15場:馬文才三部曲
- 第16場:父親的自畫像
- 第17場:面對現實
- 第18場:訪師
- 第19場:無常
- 第20場:化蝶
跋:為藝術犧牲
曲目表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