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楊瑞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楊瑞輝(英語:Leslie Young,1949年6月30日—2022年4月5日)是一名華裔新西蘭經濟學家。他的興趣包括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以及文化和政治經濟對經濟表現的影響。1993年起,他擔任亞太商業研究院的執行董事,並長期擔任《美國經濟評論》編輯委員會的成員。
早年生活和教育
楊瑞輝於1949年6月30日出生在中國廣州[1][2]。兩歲時,他隨家人移居新西蘭,並在萊文定居,他的家人成為市場園丁。他在霍羅維努亞學院接受教育,學業成績優異,16歲時進入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就讀。他在兩年內完成了理學學士學位,第二年又以一級榮譽的成績獲得數學理學學士學位。之後,他在威爾夫·馬爾科姆的指導下,於1969年8月以優異成績完成數學理學學碩士學位,同時等待在牛津大學取得數個研究生獎學金。他在一年之內完成了在牛津的數學博士論文,之後在介紹他認識經濟學的尼古拉斯·斯特恩和詹姆士·莫理斯的督促下,又花了一年時間撰寫論文,直到他完成了博士學位所需的學習年限[1]。他的論文贏得牛津大學高年級數學獎,為該年最佳論文[3]。
Remove ads
職業生涯
楊瑞輝在1975年加入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經濟系任教之前,是牛津大學林肯學院的經濟學初級研究員。1983年,他轉到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擔任經濟學教授和V·F·諾伊豪斯金融學教授。1992年,他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金融學教授,翌年他被任命為亞太商學院的執行董事[1]。2013年,他被任命為北京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5]。楊瑞輝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澳洲國立大學擔任客座教授[1][6]。他在《美國經濟評論》編輯委員會任職四屆,並在1996年至2004年間擔任《太平洋經濟評論》編輯委員會成員[7]。
楊瑞輝被新西蘭經濟學會譽為「無論以任何標準衡量,都是傑出的經濟學家」。他撰寫的論文涉及不確定性對國際貿易和金融的影響,以及貿易限制對福利的影響。他與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史蒂芬·馬吉(Stephen Magee)和威廉·A·布洛克一起研究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並於1989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們的著作《黑洞關稅與內生性再分配理論》(Black hole tariffs and endogenous redistribution theory)。楊瑞輝對管治以及文化、經濟行為和法律程序的互動也很感興趣,他比較中國和印度經濟以及亞洲和西方經濟的論文就是例證[1]。
Remove ads
榮譽
2003年,楊瑞輝成為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頒授榮譽商學博士學位的第一人[8][9]。2009年,愛沙尼亞商學院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5]。2012年,他榮獲新西蘭經濟學家協會頒發傑出院士[1]。
部分著作
- Young, Leslie. Ranking optimal tariffs and quotas for a large country under uncertain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79, 9 (2): 249–264. doi:10.1016/0022-1996(79)90007-2.
- Magee, Stephen P.; Brock, William A.; Young, Leslie. Black hole tariffs and endogenous redistribution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9780521377003.
- Faccio, Mara; Lang, Larry H. P.; Young, Leslie. Dividends and expropriation. Lang, Larry H. P. (編). Governance and expropriation.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005.
- Young, Leslie. Financial reform and change in Asian business systems. Whitley, Richard; Zhang, Xiaoke (編). Changing Asian business systems: globalization, socio-polit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