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正晶限時批
臺灣政論節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正晶限時批》是臺灣壹電視新聞台(簡稱「壹新聞」)的政論談話性節目,採錄影播出。現任主持人為彭文正、李晶玉搭檔。於2014年8月開播至2016年7月31日。2016年8月22日起,原主持人跳槽至民視,主持全新節目《政經看民視》。
Remove ads
播出時間
主持人
代班主持人
節目大事記
- 2014年8月4日,節目開播,並在高雄氣爆事故現場進行LIVE直播。
- 2014年8月11日,節目時段改為晚間八點至晚間十點。
- 2014年11月1日,節目增加周末時段。
- 2015年3月16日,彭文正、李晶玉辭去主持工作。[1]
- 2015年3月17日,汪潔民、蔡沁瑜、邱沁宜代班主持工作。
- 2015年4月5日,彭文正、李晶玉與壹電視董事長練台生面談後,確定回鍋,汪潔民、蔡沁瑜、邱沁宜代班主持工作結束。
- 2015年4月6日,彭文正、李晶玉回鍋,下午進棚錄影,節目名稱確定不變。
- 2015年4月6日,壹電視將去年8月4日開播前的宣傳廣告再度拿出來播映,且從下午3點16分起,滾動字幕循環滾動「壹電視新聞台四月六日晚間八點推出節目「正晶限時批」。
- 2015年4月17日,在節目進入廣告前,加入「下段預告」。
- 2015年9月8日,壹電視因系統設備故障,將《正晶限時批》延後一小時播出。原播出的晚間八點至九點時段改由蕭子新播出《整點新聞》。[2]
- 2016年7月31日,因彭文正、李晶玉於同年8月22日於民視以《政經看民視》名稱,接下原《頭家來開講》主持人謝志偉的政論節目;因此《正晶限時批》確定停播[3],當日也為《正晶限時批》最後一集。
Remove ads
節目性質
- 節目主持人彭文正認為:「其他政論節目沒頭沒尾,討論事件不看前不看後,只做一半」,《正晶限時批》在兩小時節目內討論出結果,並在節目最後寫一篇「限時批」做總結[4]。
- 節目初期中的「政經不正經」單元,是以網絡影片為主,以詼諧輕鬆的方式,來了解政治時事。
- 2014年11月27日,《正晶限時批》片尾字卡被眼尖觀眾發現有嵌字文「國民黨完了,民進黨別笑」,引發網友熱議;彭文正說,字卡是他所寫,這也是他對2014年九合一選舉的看法,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都應該有所警惕[5]。
「 | 國家大事選賢與能主權在民 民主價值首重法治毋需躁進 |
」 |
爾後,幾乎每集的片尾字卡都有嵌字文。每集都引發了熱烈討論。
常見來賓
收視率
- 彭文正曾在2015年3月20日的「蔻蔻早餐」專訪內提到[6],節目開播之初的收視率,大約只有0.05上下,在低檔徘徊,他還開玩笑的說:「我很怕隔天早上起床看《正晶限時批》的收視率,都很怕看到0.00的數字,因為這樣我昨天就白做了」。
- 而在彭文正、李晶玉請辭前,該節目衝上了所有談話性節目的第一名(約在1.00左右),在凱擘的收視率報告中,甚至贏過了同時段的三立鄉土劇《世間情》。
- 有網友在PTT八卦版爆料,在兩位主持人請辭後,隔天收視率從0.80暴跌到0.50,甚至第二天更跌到0.3,期間最低點只有0.21。居所有談話性節目之末。
- 2015年10月2日,節目邀請吳宗憲與馮光遠針對雙方對於第50屆金鐘獎相關發言爭議進行辯論,收視率達到0.85,較平時收視率高出0.3,為本節目開播以來第二高的紀錄(最高為釋昭慧因為內湖保護區反慈濟開發事件參加節目時的收視率1)。[7][8]
封口事件
- 2015年3月15日晚間節目片尾的藏頭詩「黑手來了,不如歸去」透露出了辭職念頭。
「 | 抹黑施壓告官不如自修止謗 不擇手段干預心如止水應對 |
」 |
- 2015年3月16日,彭文正因內湖保護區反慈濟開發事件在臉書粉絲頁上發文:「慈濟封得了壹電視,封不了我的口,更封不了社會大眾的悠悠之口」、「你關得了正晶限時批,究竟還是會被全民限時批。」隨後蘋果日報報導,彭文正將辭去主持人職位,而其妻李晶玉也將跟進[9]。
- 此事一出,在八卦版引發了熱烈討論,有人將矛頭指向慈濟施壓,也有人將矛頭指向同是年代的壹電視老闆練台生。甚至有網友發起拒看正晶限時批、壹電視、年代,並揚言要包圍壹電視大樓。
- 彭文正在隔天凌晨再度發文向觀眾致謝,並表示:「我們相信,熄燈是別無選擇的最好抗議,希望它會點燃媒體老闆心中智慧的燈。」
爭議
- 2014年12月2日九合一大選結束後[10],壹電視政論節目《正晶限時批》日前大搞KUSO,製作「英金郝吳立」的圖來暗諷國民黨,卻被資深政治記者黃暐瀚在臉書痛批低俗,直言「不敢相信台灣媒體墮落到這種程度」。《正晶限時批》用總統馬英九、國安會祕書長金溥聰、台北市長郝龍斌、副總統吳敦義及新北市長朱立倫等5人大頭貼,KUSO做出有諧音梗的圖表,主持人彭文正還提醒:「這個不要唸,唸出來會被NCC約去喝咖啡。」對於壹電視的惡搞,黃暐瀚在臉書寫道,這樣低俗的「節目效果」,真的能幫忙多賺幾趴的收視率嗎?為了收視率,在大學研究所教給學生的種種,都能一秒變身?「低俗至此,無言以對。」不久後有網友找出資深政治記者黃暐瀚上《新聞挖挖哇》的片段,指出他也引用網友說法,把范可欽的名字念成「可欽范」(可侵犯),而黃暐瀚也在4日於臉書發表聲明,指出自己當時思慮不周,願意道歉。
註解
製作團隊
外部連結
節目的變遷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