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夷岩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武夷岩茶(閩北語:Ǔ-ǐ-ngâng-dâ),產於中國福建省北部,屬於閩北烏龍茶。原產於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一帶,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 |

名稱
武夷山多懸崖絕壁,茶農利用岩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築石岸種茶,有「盆栽式」茶園之稱。因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說,岩茶因而得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將明鄭全境納入版圖後解除了海禁政策,廈門成了當時對外國人開放的四個港口之一。外國商人由此從廈門收購茶葉並轉運到西方,因為閩南語的「武夷」發音近似「Bohea」,因此將武夷岩茶譯作Bohea。[1]
歷史
武夷岩茶自南北朝時期己開始有名氣,至唐朝時文人孫樵更美稱武夷岩茶為「晚甘侯」,亦是現時得知武夷岩茶最早的茶名。[2][3]
種類
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樅」,其它品種還有瓜子金、金鑰匙、半天腰等。此外還有以茶樹生長環境命名的,如不見天、金鎖匙等;以茶樹形狀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賓、釣金龜、鳳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樹葉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錢、竹絲、金柳條、倒葉柳等;以茶樹發芽早遲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產區與等級
武夷岩茶主要分為兩個產區:名岩產區和丹岩產區。若以生長位置評價武夷岩茶,則可分為三大類:
- 正岩茶:指武夷山中心地帶岩石上所種的茶,視為最高品質。
- 半岩茶:指武夷山邊緣地帶的岩石上所種的茶。
- 洲茶:泛指武夷山地區田地(而非岩石)上或沿溪兩岸所載種的茶,當地人甚少飲用,多作外銷用途。有不良商人在洲茶中混入香精等材料,假冒較優質的茶出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