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殲-10

中國輕中型第四代戰鬥機系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歼-10
Remove ads

殲-10(縮寫:J-10;代號:猛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研製、生產的單引擎、全天候、多功能、採用鴨式氣動布局的中型第四代戰鬥機

快速預覽 殲-10J-10 猛龍, 概觀 ...

殲-10於1986年開始研製,[11]劉高倬擔任總指揮,晏翔擔任副總指揮,宋文驄擔任總設計師。[12]1998年3月殲-10首飛成功,數年後正式裝備部隊,並先後衍生出殲-10A、殲-10S及殲-10B等型號。最新的殲-10C於2015年初首飛,已批量裝備人民解放軍空軍,於2018年4月16日開始擔負戰鬥值班任務。該機具備制空作戰,對海面,對地面精確打擊能力。[13]

Remove ads

發展歷程

殲-10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611所)設計,成都飛機公司(132廠)製造。據公開的報道項目名稱「10號工程」。611所最初利用殲-9戰機(因研發一再拖延最終下馬)研究過程中積累的成果。 01號原型機1994年開始建造,1998年3月23日首飛(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14] 依照慣例02號原型機用於地面測試。1999年12月殲-10開始在西安閻良試飛院進行飛行測試。2002年6月28日,安裝俄制AL-3IFN發動機的殲-10第0批次預生產型飛機首飛,並開始在鼎新飛行測試中心進行測試。2003年3月10日,殲-10提前交付空軍進行飛行測試和領先試用,12月15日取得正式入役許可證書。2003年12月26日殲-10雙座型在成都首飛成功(原型機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2004年隸屬成都軍區駐守雲南的解放軍空軍44師131團換裝殲-10戰機,成為解放軍空軍第一個裝備該型戰機的作戰部隊。2005年首次出現了帶有空中加油探頭的殲-10A。2006年12月29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方正式證實其存在[15]。2008年11月4日在第七屆珠海航展上殲-10首次對民眾亮相,進行飛行表演。2009年11月5日,殲-10的1001號首飛原型機在中國航空博物館首次以實機對外公開靜態展出,首次以圖文展板的形式披露殲-10的性能介紹。

Remove ads

發動機採用

殲-10配套發動機是影響殲-10研製進度的一個瓶頸,由於渦扇-10發動機的研製進度大大落後於殲-10的研製進度,為了降低研製風險,採用了「兩條腿走路」的方法,發動機最初裝備俄制AL-31FN渦輪風扇發動機,1992年中國與俄羅斯就發動機研製改進達成協議,為此殲-10的後機身也進行了重新設計。首筆發動機訂單1996年簽訂1997年開始交付。AL-31FN發動機是用於俄制蘇-27「側衛」戰鬥機的AL-31F渦扇發動機的改進型,AL-31FNAL-31F最大的變化是發動機附件安裝位置的變化,FN型增加了一個經完全重新設計的檢修艙,這一檢修艙的設置是標準的俄式風格,在最初的AL-31型號中位於發動機上方,還包括部分壓氣機上部機殼的外側位置,但FN型的檢修艙則調整到與西方戰鬥機發動機檢修艙同樣的位置,位於發動機和壓氣機下部機殼外側的位置。

由於中國製太行發動機可靠性問題,不放心安裝在單發飛機上,殲-10原型機及量產型均使用俄製AL-31FN發動機。但1004號原型機曾換裝過一段時間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測試。1031、1035號殲-10B號原型機也使用過渦扇-10發動機,並推廣到一小部分量產型殲-10B上。2015年9月22日,安裝渦扇-10B「太行」發動機的殲-10C首飛成功,開始驗證渦扇-10發動機及其數控系統在單發模式下穩定工作的能力。2018年第12屆珠海航展上,殲-10B原型機1034號機換裝向量推力版渦扇-10發動機亮相,完成了「眼鏡蛇」、「赫伯斯特機動」、「落葉飄」等動作[16][17]。2019年,從05批次開始,殲-10C戰機開始批量換裝國產渦扇-10B發動機[18][19]

Remove ads

設計

殲-10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20],主要工程師有:

  • 薛熾壽:總工程師。
  • 周自全:首席測試工程師兼主任,試飛總師。
  • 桑建華:外型設計師。
  • 宋文驄:單座總設計師。
  • 楊偉:單座飛控系統負責人,雙座總設計師,現任成飛研究所總設計師[21]
  • 雷強:首席試飛員

外型結構

Thumb

殲-10採用三角翼加三角鴨翼的近距耦合鴨式氣動布局,主翼為三角中單翼,採用機動前緣襟翼。切尖三角鴨翼位於進氣道上方機身,矩形帶附面層的發動機進氣道位於機身腹部,進氣道口與機身之間有加強筋,機身上有氣泡式駕駛員座艙,機身向後自然過渡,機翼與機身之間平滑過渡,後機身為發動機艙,採用單垂直尾翼以及兩片向外側傾斜的面積較小的腹鰭。

殲-10採用放寬靜安定度設計,戰機的主要控制面由全權限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實現自動和綜合控制。殲-10是中國製造的第一種大量採用複合材料的戰鬥機。機頭設備艙兩側、鴨翼、襟副翼、垂直尾翼、腹鰭、發動機尾噴口均使用複合材料製造。殲-10是中國空軍繼殲-8D後第二種擁有空中加油能力的戰鬥機。

動力

首批次服役的殲-10使用的是1台俄制AL-31FN渦輪風扇發動機(俄制蘇-27戰機配套的AL-31F發動機的改進型)。中國國產渦扇-10渦輪風扇發動機經過改進(型號渦扇-10B)投入批量生產,後續生產的殲-10則裝備渦扇-10B渦輪風扇發動機。

航電系統

據稱殲-10的電子設備比其他中國戰機較先進[來源請求],座艙為全「玻璃化」界面,配備一具平視顯示器(HUD)及三具黑白或彩色下視多功能顯示屏(MFD),採用1553B數位系統並搭載了一台1473型脈衝多普勒雷達,數碼化程度超越以往所有中國戰機甚至同期瀋陽飛機公司生產的殲-11。飛行作戰所必須的控制開關集中於中置的駕駛杆以及座艙左側的油門杆。

殲-10服役時裝備1台全相參的脈衝都普勒火控雷達,具備多種工作模式,具備視距外、多目標能力,據稱最大搜索距離160公里,上視射距100公里,下視射距80公里。[來源請求]飛行員配備了頭盔瞄準具。

武器

殲-10裝備一門23mm口徑23-3型雙管航炮,機身具有11個機外武器掛架,可以外掛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導航/目標指示吊艙、精確制導武器等。

衍生型

  • 殲-10小批量試生產型號,於2002-2003年生產一個批次試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無超視距空戰能力[22]
  • 殲-10A:為單座量產機型,裝備了KLJ-3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增加了空中受油探管,座艙蓋後增加白色塔康導航天線,前起落架艙門為三片式,已於2014年停產[23]
    • 殲-10AH:海軍航空兵型號,在殲-10A基礎上加強抗高鹽高濕及改進部分航電。
    • 殲-10AY:為八一飛行表演隊用機,配備與殲-10A大致相同,機頭上的23毫米航炮被移除,同時在機翼掛架上安裝了拉煙裝置,用於表演時進行拉煙演示。
    • FC-20:為殲-10的外銷型。2016年2月16日開幕的2016年新加坡航展上,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的展台上,出現殲-10A戰機的模型,其後機垂直尾翼上印有FC-20字樣[24]。為官方首次公開確認批准出口外銷殲-10戰機。
  • 殲-10S:為殲-10A的雙座教練機型號,前機身拉長以放入後座,兩名飛行員以縱向座於單一座艙罩下。機背也加大隆起以放入多的航電系統。除教練外,亦保留了作戰功能。殲-10S亦可以用於加強對地攻擊型,後座飛行員可以擔任武器操作員。[25]
    • 殲-10SH:海軍航空兵型號,在殲-10S基礎上加強抗高鹽高濕及改進部分航電。
    • 殲-10SY:為八一飛行表演隊用機,配備與殲-10S大致相同,機頭上的23毫米航炮被移除,同時在機翼掛架上安裝了拉煙裝置,用於表演時進行拉煙演示。[26]
  • 殲-10B:是基於殲-10A第三個衍生型號。在外形方面,殲-10B相對於殲-10A的主要改進包括雷達罩修形,將原頭錐更改為扁錐型;駕駛艙前方安裝了光電瞄準系統,內部裝備紅外搜索及追蹤系統及激光測距儀;配備DSI進氣道;垂直尾翼和襟翼亦相應地加大。從內部來看,殲-10B換裝無源相控陣列雷達並可兼容中國空軍第四代空對空飛彈,在航電設備及武器系統方面有較大提升,起降能力及多用途性能都有大幅改進。殲-10B將主要擔任奪取制空權、近距離火力支援、縱深地面/海上目標精確打擊等多種任務,具備全天候條件下空空作戰和空面打擊能力。[27]2008年12月,殲-10B首架原型機完成首飛。2009年3月,殲-10B首次曝光。殲-10B原型機先後共生產5架,用於各類試驗。2013年下半年,殲-10B開始批量生產。同年11月,殲-10副總設計師張繼高首度公開談及殲-10這一改進型號,並表示該型號與殲-10A相比,從氣動布局、任務系統、使用維護等方面綜合提升。[28]已於2015年停產。
    • 殲-10B TVC:全稱爲「殲-10B矢量推力驗證機」,為殲-10B加裝中國國產矢量發動機(渦扇-10 TVC)及向量噴嘴的改型。2018年11月6日開幕的2018年珠海航展首次進行公開飛行表演,表演期間展示了眼鏡蛇機動落葉飃等飛行動作。
  • 殲-10C:基於殲-10A第四個衍生型號,換裝有源相控陣列雷達,外形與殲-10B類似但是材質有部分調整達成部分匿蹤能力,同時在機背、垂直尾翼等增加天線。殲-10C於2013年12月首飛,2015年開始批量生產。2017年7月,殲-10C參加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首次公開亮相。2018年4月,殲-10C開始擔負戰鬥值班任務。據悉,成都飛機工業集團至少已於2024年前將殲-10C的生產線與資料移交貴州航空工業集團,而成飛自身將專注於殲-20及其衍生機型的研發工作。[29]
    • 殲-10CE:殲-10C的外貿型,2022年3月11日,首批次殲-10CE交付巴基斯坦空軍[30]
    • 殲-10CY:2023年開始,殲-10C成為八一飛行表演隊用機[31]。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C塗裝總體上延續了之前的塗裝方案,以寶石藍為主色,配以白色、灰色、紅色圖案。據新華社稱,該塗裝體現了「中國空軍制勝空天、捍衛國家利益的亮劍精神。」相較於普通版本的殲-10C,八一飛行表演隊裝備的殲-10C的一個重要改進是增大了背鰭。軍事專家張學峰表示,這種大型背鰭內部可以容納更多的電子設備,或者用於增加油料、拉煙劑攜帶量,還會增加航向穩定性。這種改進會進一步增強殲-10C的性能。[32]
Remove ads

使用國

Thumb
使用國

現有用戶

 中國

 巴基斯坦

未來用戶

 孟加拉

  • 孟加拉國空軍英語Bangladesh Air Force:2025年10月7日,孟加拉空軍參謀長哈桑·馬哈茂德·汗英語Hasan Mahmood Khan證實孟加拉將以22億美元的價格購買20架殲-10CE,並將於2026財年議會撥款後正式下單[35]

 印度尼西亞

  • 印尼空軍:根據印尼國家通訊社安塔拉報導,印尼國防部長沙姆蘇丁英語Sjafrie Sjamsoeddin於2025年10月15日確認購買殲-10,並且殲-10將「很快飛越雅加達上空」[36]。但並未說明詳細交付時間和購買數量。而按照詹氏國防評論的報導,印尼或將購入解放軍二手殲-10B戰機,而非新造殲-10CE[37]

歷史用戶

實戰經歷

  • 2025年5月6日,印度對巴基斯坦發動「辛多爾行動」。據巴基斯坦方面稱,其殲-10CE使用霹靂-15型空對空導彈,擊落印度空軍的3架陣風戰機、1架幻影2000、1一架蘇-30MKI和1架米格-29UPG戰機[39][40],這是殲-10及霹靂-15首次在實戰中取得空對空戰績。6月4日巴基斯坦空軍在其官方社交媒體賬號揭露擊落印度空軍戰鬥機的殲-10戰鬥機均來自第15「眼鏡蛇」中隊。[41]7月8日,法國空軍參謀長傑羅姆‧貝朗熱(Gen. Jérôme Bellanger)否認了三架被擊落的說法,但是認為確實有一架陣風戰鬥機 一架蘇-30MKI戰鬥機以及一架幻影2000戰鬥機被擊落。[42]
    • 2025年8月2日,路透社一篇調查報告揭秘了殲-10CE在200公里外發射霹靂-15導彈擊落印度空軍裝備的「陣風」[43]。報告也指出僅憑「陣風」戰鬥機的損失這一點並不能證明殲-10CE的性能一定壓制「陣風」戰鬥機,其損失的真正原因在於印度情報機構低估了霹靂-15外貿版導彈的射程,造成了「陣風」出現了首次被擊落[43]

事故

被權威媒體證實的事故:
更多資訊 時間, 機型 ...

流行文化

影視

遊戲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