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殷汝驪

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殷汝驪
Remove ads

殷汝驪(1883年—1940年),鋳夫中國民主革命者、政治人物。

快速預覽 殷汝驪, 性別 ...

生平

殷汝驪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此後赴日本留學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其間加入中國同盟會。畢業回中國後,殷汝驪任湖北法政學堂教習。

中華民國成立後,殷汝驪任統一共和黨常務幹事。1913年(民國2年),他當選民元國會衆議院議員。後來他參加二次革命,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在日本創辦革命派軍事學校「浩然廬(浩然學社)」。1914年(民國3年),他成為歐事研究會發起人之一(其弟殷汝耕為該會成員)。1914年回到中國,在上海創辦《時事新報》。

1916年(民國5年)7月,他署理北洋政府財政部次長。1917年4月,他因涉嫌收取精銅工場賄賂而逃亡,投奔孫文廣東軍政府。1920年(民國9年),他擔任瓊崖實業交通事務處處長。此後他還曾任江蘇省銀行總經理。

國民政府時期,殷汝驪於1927年4月任福建省政府委員兼國民政府財政部國稅特派員。10月兼任福建鹽運使。1928年8月,殷汝驪辭職。[1]1932年(民國21年),他擔任國民政府文官處參事,後辭職,到上海任會計師。後來他曾任旅滬全浙公會主席團主席、東北義勇軍後援會常務理事。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遷居四川。晩年喜好書畫。

1940年(民國29年),殷汝驪病逝於成都市,享年58歲。

Remove ads

家庭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