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建築前身為番禺學宮,位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四路,196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有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亦是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地址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農民運動講習所(簡稱農民運動講習所或農講所)第六屆所在的校址,農講所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培養農民運動幹部的學校。
Remove ads
農講所歷史

第一屆農講所系1924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採納共產黨員彭湃的建議在在廣州越秀南路93號惠州會館開辦,當時全稱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農民運動講習所」。如今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是農講所1926年5月至9月第六屆所在的校址,也是規模最大,招生範圍最廣,學習時間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屆,由毛澤東任所長。此前五屆則以廣州惠州會館等其他地方作為校址,並由彭湃、羅綺園、阮嘯仙、譚植棠等共產黨員擔任領導。
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全國20個省區招收了327名學生。毛澤東親自講授「中國農民問題」「農村教育」「地理」三門課程。《毛澤東選集》的開篇之作《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在廣州首次講授。學生們在廣州農講所學習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革命理論,接受軍事訓練,參加社會實踐,畢業後前往全國各地開展農民運動和革命[1]。
番禺學宮歷史


明洪武三年(1370年),番禺學宮由知縣毛忠、訓導李昕始建。現在的格局形成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在道光十五年重建。原來的學宮闊三路,深五進。現左右兩路除尚存明倫堂、光霽堂外,大部分建築已毀壞。中路現存櫺星門、泮池拱橋、大成門、大成殿、崇聖殿及東西廊廡。佔地5425平方米。主體建築大成殿規模較大,面闊五間24.72米,進深14.22米,高12.62米。單檐歇山頂,黃琉璃瓦,抬梁式木結構。1926年,由於毛澤東在此舉辦過農民運動講習班,所以在1953年這裏被闢為農講所舊址紀念館。
參觀安排
目前農講所已免費參觀,但每天限定人數3000人。
開放時間:周一閉館,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公共交通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