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位於武漢市武昌解放路紅巷,是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如今的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培養農民運動幹部的學校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七屆所在的校址,也是在武昌的唯一一屆,此前六屆在廣州舉辦。
武昌農講所在1926年底開始籌備,由廣州第六屆所長毛澤東倡議創辦。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課,4月4日舉行開學典禮,學生來自全國17個省,共800餘人。毛澤東為所長,1927年6月18日,農講所舉行畢業典禮。大多數學生被委任為農民協會特派員,深入農村開展農民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許多師生參加了中共領導的武裝暴動。
北路學堂與當代紀念館
講習所所在的建築原為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昌城北角雄楚樓左側創辦的北路小學堂,建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不久後在學堂門前形成了一條小巷「黌巷」(代表學校稱謂,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改叫紅巷)。此後學堂所在之後先後成為武昌甲等商業學校、湖北省高級商業學校所在地(北伐軍攻陷武昌前)。1926年底,湖北省高級商業學校併入武昌中山大學,校舍空出。1927年2月初,董必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籌備處選定此地為校址。
學堂由4棟磚木結構的房屋組成,為晚清學宮式建築,是武漢僅有的一座清末庭院式建築[1][2]。建築坐北朝南,面向蛇山北麓,在長江邊,佔地面積12850平方米。整個庭院呈長方形,迎面是由工字形走廊聯接的前後兩幢高台建築,青磚抹縫,紅柱高拱,大屋頂的前檐裝飾着簡潔花卉。校園內前後排列四棟磚木結構的房屋,黑瓦青牆,朱柱紅檐。中間的大操場把學堂分為兩大區域,前兩棟為教學區,後兩棟為生活區,1、2棟,3、4棟之間由「工」字形迴廊貫通。
1958年,中共湖北省委決定籌建紀念館,時任總理周恩來題寫「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館名。 1963年,舊址紀念館正式開放。1966年,董必武重訪舊址,曾寫下詩句:
革命聲勢動地驚,工農須得結同盟。 廣州講習垂洪範,更向華中建赤旌。
——董必武
現為武漢市革命博物館,現展出的有常委辦公室、教務處、總隊部、大教室、大操場、學生寢室、膳堂等復原陳列和反映農講所歷史的輔助陳列。館藏革命文物500餘件。
舊址紀念館於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址紀念館於1995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7月被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