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永定門之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永定門之戰,是皇太極率領八旗軍與滿桂明軍之間的一場戰役,因發生於永定門而得名。
1629年(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十月,清朝的皇太極率領八旗軍,避開寧遠、錦州,分兵三路從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突入明朝關內,攻佔遵化(今屬河北),直逼京師(今北京),史稱己巳之變。
明朝急令各地兵馬馳援。遼東督師袁崇煥統領諸路援軍,阻後金軍於廣渠門之戰、左安門之戰。皇太極進攻受挫,遂施反間計,一時間流言蜚語中傷袁崇煥,明朝皇帝下獄袁崇煥。[1]
各路援軍軍心動搖,總兵祖大壽還師山海關。[2]皇太極得知反間計大獲成功,趁機率領八旗軍反攻北京,殺了明朝皇帝一個回馬槍,大戰於北京城外永定門。
戰役過程
崇禎皇帝下獄袁崇煥之後,任命滿桂為武經略統帥大軍,並催促滿桂出戰。[3]
十二月上旬,滿桂統帥大軍決定出戰,約四萬多士兵,出北京城外,於城南的永定門二里外,在涼水河一帶紮營。[4]
皇太極正在郊野收集物資,且獵且行,[5]當得知北京情況後立刻反殺回馬槍。八旗軍抵達盧溝橋,先擊敗明軍申甫的六千士兵。皇太極派遣偵察兵,發現北京城外有大量明軍,是滿桂、黑雲龍及麻登雲、孫祖壽,四總兵官,領馬步兵四萬、結柵木四百,排列槍炮十重。
八旗軍將領圖魯什,率本部隊伍作為先鋒,先抵近明軍陣營。[6]明兵發射槍炮如雨雪,爆炸的轟鳴聲傳入北京城內。當明軍槍炮彈藥耗盡,在填裝間歇,皇太極當機立斷,命令八旗軍以及蒙古僕從軍,行營兵列陣,呼喊齊進。結果八旗軍進擊大勝,陣斬明總兵官滿桂、孫祖壽、副將、參將、游擊三十餘人等,千總、把總無數。生擒總兵官黑雲龍、麻登雲及參將一人。八旗軍大勝,繳獲明軍輜重繁多,俘虜戰馬六千多。[7]
永定門之戰,明朝慘敗,數萬兵馬全軍覆沒。[8]
Remove ads
結果
戰後明朝收殮戰場屍體,朝廷官吏劉宗周統計,明軍約三萬多具屍體。在戰役當天的北京城內市民一開始歡欣鼓舞,以為明軍大勝。數日後明軍慘敗消息傳入北京,然而天子腳下的官吏、市民生活一如往日淡然,對明軍慘敗麻木不仁。[9]
永定門之戰後,明朝勤王軍元氣大損,無法再牽制八旗軍。於是皇太極率軍掠奪通州大運河各處渡口,掠燒大約一千艘舟船。[10][1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