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漢朝君主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漢朝皇帝是中國第二個朝代的最高統治者; 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 年)是繼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6年)之後、三國(公元220年-265年)之前的朝代。按照慣例,漢朝分為西漢(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和東漢(公元25年至220年)兩個時期。

快速預覽 漢皇帝, 詳情 ...

漢朝由農民起義領袖漢高帝劉邦(公元前202 -前195年)建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漢武帝(公元前141-前87 年),在位 54年。該王朝曾被前攝政王莽新朝短暫打斷,但他在公元23年10月6日的叛亂中被殺[1]

本表主要列出漢高帝劉邦建立的「西漢」政權君主、光武帝劉秀建立的「東漢」政權,及追尊未實際統治、不被廣泛承認的君主。

此表還包含兩漢交替之間,王莽建立的「」政權、劉玄建立的「更始」政權、劉盆子的「赤眉軍」政權君主及追尊君主。

此表亦包含三國時期,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承繼漢祚而建立的「蜀漢」政權君主。

Remove ads

西漢

  生前在位統治全國的西漢皇帝(共14位)
更多資訊 肖像, 廟號 ...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肖像, 廟號 ...


更始

更多資訊 肖像, 廟號 ...


赤眉軍
更多資訊 廟號, 諡號 ...


成家
更多資訊 廟號, 諡號 ...


盧芳
更多資訊 稱號, 姓名 ...

東漢

  生前在位統治全國的東漢皇帝(共14位)
更多資訊 肖像, 廟號 ...
Remove ads

蜀漢


更多資訊 肖像, 廟號 ...


漢朝地方割據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

時間軸

劉禪劉備漢獻帝劉辯漢靈帝漢桓帝漢質帝漢沖帝漢順帝劉懿漢安帝漢殤帝漢和帝漢章帝漢明帝漢光武帝更始帝王莽孺子嬰漢平帝漢哀帝漢成帝漢元帝漢宣帝漢昭帝漢武帝漢景帝漢文帝劉弘西漢前少帝 劉恭漢惠帝劉邦

圖例:

註釋

    註:

  1. 太公」為秦漢年間對老年男子的通用尊稱,一般認為劉太公不是其真名
  2. 司馬遷的《史記》中尊稱劉邦為漢高祖,後世多因循之。然而《史記》亦明確指出,實際廟號為漢太祖
  3. 漢高帝劉邦的生年一說為前247年。
  4. 秦朝用《顓頊曆》,以十月歲首,即十月至下一年的九月為一年。前207年十月-前206年九月為一整年。漢初,採用開國將領、學者北平文侯張蒼之議,以漢仍屬水德,仍沿用秦《顓頊曆》如故。至漢武帝採用《太初曆》始改正朔和服色。所以史家以一般以前207年十月為漢元年十月。
  5. 漢朝(包括蜀漢)除開創之君漢高帝漢光武帝漢昭烈帝外,所有皇帝諡號前都有一個「孝」字,意喻強調孝治天下,如漢文帝的諡號可作孝文皇帝孝文帝
  6. 漢文帝之前是漢高后掌權,期間有兩位傀儡少帝前少帝和劉弘,但不被漢朝官方視為正統皇帝。實質上漢文帝才是漢朝官方承認的正式繼任漢朝皇帝
  7. 漢武帝即位初未建年號,只是每六年一改元。至元鼎年間方才使用年號。《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其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數。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長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獸曰元狩雲。」辛德勇觀點則認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七個年號為後來史家追記。
  8. 漢宣帝之前是昌邑王劉賀,過繼予昭帝為子。劉賀即位僅27日就被霍光上官太后名義廢黜。
  9. 《後漢書·祭祀志》:至十九年……上可涉等議,詔曰:「以宗廟處所未定,且祫祭高廟。其成、哀、平且祠祭長安故高廟。其南陽舂陵歲時各且因故園廟祭祀。園廟去太守治所遠者,在所令長行太守事侍祠。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號曰中宗。」
  10. 僅被尊為「」,而非「皇帝」。《漢書補註·宣元六王列傳·定陶共王劉康》,官本載劉康諡號為共皇帝而毛本未見「帝」字。
  11. 劉嬰皇太子,號孺子王莽攝政,稱攝皇帝 。王莽稱帝後,劉嬰被廢為定安公。
  12.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光武帝劉秀在河北稱帝,改更始三年為建武元年,史家一般以這一年六月作為兩漢分界線。
  13. 《後漢書》卷9:是歲,有司奏,和、安、順、桓四帝無功德,不宜稱宗,又恭懷、敬隱、恭愍三皇后並非正嫡,不合稱後,皆請除尊號。制曰:『可。』
  14. 僅被尊為「」,而非「皇帝」。
  15. 前少帝劉懿、後少帝劉辯在位時間不滿一年便被廢,且擁立其即位並掌握實權的外戚集團均被清除,通常不視作正統皇帝。
  16. 蜀中盛傳劉協退位後被曹丕殺害,漢中王劉備遂為其恭上諡號,而實際上劉協於234年逝世於封地。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

  1. 《晉書·王彌傳》:「元海謂彌曰:『孤本謂將軍如竇周公耳,今真吾孔明、仲華也。烈祖有云:「吾之有將軍,如魚之有水。」』」
  2. 《三國志·蜀書二》:「(章武三年)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諡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3. 裴松之注《三國志·蜀書三》:「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魏元帝曹奐)臨軒,使太常嘉命劉禪為安樂縣公。……公泰始七年薨於洛陽。【《蜀記》云:諡曰思公,子恂嗣。】」
  4. 《晉書·載記第一》:「永興元年,元海(劉淵)乃為壇於南郊,僭即漢王位……乃赦其境內,年號元熙,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來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