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江淮水災
自然灾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江淮水災,指發生於長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水災。 在近代史上,淮河大水年為1916、1921、1931、1954、1956、1963、1975、1982、1991、1996和1998年;其中約三分之一是亦是長江大水年,即1931、1954、1996和1998年。[1]水利學多稱為江淮大水,史學多稱江淮水災。
江淮水災多發生於6-9月的夏季,水利學者總結江淮大水現像,發現其直接成因為地熱渦活躍,[1][2]在大水之前的半年的冬春之交,在滇西、緬北、藏東南、印度東北一帶常有大地震發生,惟大地震不是必要條件。[2]
長江、淮水水災列表
- 1742年江淮水災(乾隆七年)[3][4]
- 1870年長江洪水,1952年長江水利委員會調查後,被認為是1153年至20世紀末最嚴重的長江洪水。
- 1916年淮河水災
- 1921年江淮大水
- 1931年江淮水災:民國時期最嚴重水災,高郵湖決堤,駐華西方記者留下諸多照片史料。
- 1935年長江洪水
- 1954年長江洪水
- 1969年長江洪水
- 1975年淮河大水,又稱河南「75·8」水庫潰壩,2005年該事件被美國《探索頻道》評為世界歷史上最重大的人為技術災難第一名[5][6]。
- 1991年江淮大水,因為受太陽質子爆發所影響而聞名。[7]
- 1998年長江大水,又稱九八抗洪。
- 2011年中國南方水災
- 2016年中國南方水災
- 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2020年長江第一號洪水、2020年長江第二號洪水、2020年長江第三號洪水、2020年長江第四號洪水、2020年長江第五號洪水
關聯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