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汪大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汪大猷
Remove ads

汪大猷(約1120年—1200年9月6日),仲嘉適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宋政治外交人物,曾出使過金國。父親汪思溫北宋政和年間進士,曾為朝官。

Thumb
宋敷文閣待制莊靖汪公大猷(清代畫家虞琴所繪,出自《四明人鑑》)

生平

以父恩補授江山(今浙江衢州縣尉,通曉吏事。紹興十五年(1145年),登進士第,授婺州(今浙江金華縣丞,後來先後調任嚴州建德縣丞,知崑山縣。累遷禮部員外郎[1]乾道七年(1171年)任泉州知州,遣泉州軍民屯戍澎湖[2]淳熙五年(1178年)史浩罷歸四明,不久,沈煥向史浩與汪大猷建議設立鄉曲義莊。汪大猷更帶頭捐二十畝地,家族欣然響應。

丞相洪适推薦他兼任吏部侍郎。曾為莊文太子侍講學士,「多寓規戒」。後來累官權刑部侍郎,仕終敷文閣學士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吏部尚書。五十六歲即賦閒在家,晚年喜好參與詩社等組織。樓鑰之父樓璩曾寄居於汪家,後娶汪大猷的姊姊,汪大猷之妻則是樓鑰堂伯父的女兒。慶元六年(1200年)七月庚辰,卒,享年八十一歲,贈少師,諡莊靖

逸事

  • 汪大猷與丞相史浩為同鄉,恰巧又為同年登科進士。史浩身為權相,汪大猷未嘗附和,以致史浩也讚嘆他「高風亮節」。
  • 知泉州時曾有毗舍邪掠海濱居民,遣兵戍守,造屋二百間,一說其地在澎湖。南宋趙汝適《諸番志》載:「泉(州)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

著作

  • 《適齋存稿》(已佚)

遺蹟

浙江餘姚南宋吏部尚書汪大猷墓

註釋

參考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