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沒有人寫信給上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沒有人寫信給上校》(西班牙語: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是由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爾·賈西亞·馬奎斯所創作的中篇小說,同時也是一部短篇小說集的名稱。馬奎斯曾認為這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並表示他之所以寫《百年孤寂》,只是為了讓更多人去讀《沒有人寫信給上校》。[1]

快速預覽 沒有人寫信給上校, 原名 ...

這部中篇小說於1956年至1957年間完成,當時作者居住在巴黎三學院飯店英語Hotel des Trois Collèges[2]。它最初於1958年刊登在《米托文化雙月刊》(Mito Revista Bimestral de Cultura)第四卷第十九期(5–6月號),並於1961年首次單行出版。[3]

Remove ads

故事情節

小說講述一位貧困潦倒的退休上校,他曾參加千日戰爭,但在戰後十五年仍未領到政府承諾的退休金。上校與患病的妻子住在戒嚴中的小鎮裏。故事開始時上校準備參加一位鎮上音樂家的葬禮,這位音樂家的死,特別之處在於他是多年來第一位死於自然原因的人。整個故事背景設定在哥倫比亞的暴力時期,一段戒嚴與新聞審查嚴重的年代。[4][5]

文學意義與評價

與馬奎斯許多作品不同,本作幾乎不屬於魔幻現實主義的範疇,僅出現一次象徵性、略帶魔幻的事件。

小說中的主要人物皆未具名,這種處理手法加深了個體在社會中被邊緣化、渺小無力的感受。上校與他的妻子在失去兒子(死於政治迫害)後,過着貧困不安的生活。地方與中央政府的腐敗在書中清晰可見,馬奎斯藉由對審查制度與政治干預的描寫,揭示了社會的不公。上校拼命試圖出售亡子留下的遺產鬥雞,而這隻雞成了他對兒子、對希望的最後寄託。[5]

馬奎斯在回憶錄《活着為了講述英語Living to Tell the Tale》(Vivir para contarla,2002)中提到,這部小說的靈感來自他同樣是上校的外祖父,且終生未能領到應得的退休金。[6]

改編

1999年,導演奧圖羅·利普斯坦將該小說改編為同名電影英語No One Writes to the Colonel (film),由費南多·盧杭英語Fernando Luján飾演上校。[7]

出版版本

  • 1958, "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in Mito Revista Bimestral de Cultura v. IV no. 19 (May-June 1958)
  • 1961, 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novella), Aguirre Editor (Medellin, Colombia)[8]
  • 1968, USA, Harper & Row ISBN 0-06-011417-7, Pub date 1 September 1968, hardback (Eng. trans 1st edition)
  • 1996, UK, Penguin Books ISBN 0-14-015749-2, Pub date 29 February 1996, paperback (as No One Writes to the Colonel)
  • 1976, USA, HarperPerennial ISBN 0-06-090700-2, Pub date August 1979, paperback (as No One Writes to the Colonel and Other Stories)
  • 2019, 台灣皇冠文化 ISBN 9789573335030[9]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