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泉州捆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泉州捆蹄是閩南地區特色小食,起源於泉州市晉江市安海鎮。發明至今已有近百歷史。[1]其得名原因在於用繩子綑紮豬蹄所以名為「捆蹄」。
製作以及食用方式
將豬的前蹄切開,整隻連蹄扒皮。將其中的瘦肉剔出,骨頭剔除,僅剩一張完整的豬前蹄皮。然後將瘦肉加入鹽巴、味精、糖、料酒等醃製,豬前蹄皮去毛並刮淨皮下脂肪。然後將醃好的豬肉重新回填進豬前蹄皮內,並用鋼針將其縫好以免蒸煮時破裂。然後用紗布包裹並用竹子或木棍加緊,在捆上繩子,下鍋去煮熟。冷卻大約1小時,然後解開繩子、竹子、紗布,再放到冰箱冷凍,食用時解凍即可。[2][3][4][5]
食用時:用刀將捆蹄對半破開,將其一片一片的切好擺盤。蘸上蒜頭,醬油,醋等製作的醬料食用。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