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1958年建立的法國政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法語:Cinquième République / 5e République)是法國現行共和政體制度的政權,在1958年10月4日由夏爾·戴高樂主導的法國第五共和國憲法施行後建立。相較於第四共和國,第五共和國削弱議會權力,同時增加總統的權力。
背景
1958年,法蘭西第四共和國軟弱無力,內閣更換頻繁,加上當時的法國因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陷入政局動盪,法國殖民軍頭目雅克·馬絮等人利用人民對政府的不滿,煽動部分軍官在阿爾及爾發起五月十三日政變,5月25日在法國南部也發生反政府的暴亂,迫使時任總統勒內·科蒂任命當時已下野的戴高樂擔任總理。
為解決第四共和因施行內閣制導致政治不穩定的困局,戴高樂要求修憲,以增加總統及行政部門的權力。該年6月,國民議會以緊急命令的方式授予戴高樂全權,以制定新憲法。1958年9月28日,法國舉行憲法公投,最終以82.60%的同意度通過。10月5日,戴高樂宣告建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1月進行了國民議會選舉,以戴高樂為首的保衛新共和聯盟取勝。
1959年1月,戴高樂就任第五共和國第一任總統,組成以「共和國民主人士聯盟」為主的聯合政府。1962年3月,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在非洲的領地除索馬里外均於1960年宣布獨立,法國只能用雙邊協定和經濟援助來維持與這些國家的關係。第五共和國建立後,法國的政局漸趨穩定,經濟獲得發展。
Remove ads
政治體制
法國總統原來是由選舉團選舉,1962年戴高樂將總統改為公民直選,任期為7年,其後戴高樂成為首位經兩輪投票後直選產生的總統。2002年憲法修訂將7年縮短為5年,並最多可連任一次。總統選舉為兩輪決選制,在第一輪投票中得到過半數選票的候選人可當選為總統,如果沒有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中得到過半票數,則第一輪投票中得票最多的兩名候選人可以進入第二輪投票,第二輪投票中得票較多的候選人當選為總統。
和其他歐洲國家的總統比較起來,法國總統有解散國民議會的權限,法國總統的權力較其他歐洲國家的總統為大,因為不少歐洲國家的總統如德國、意大利、希臘及葡萄牙,總統象徵性的意義較大,並沒有實權。
同時,第五共和創立雙首長制慣例,當總統所屬政黨在國會佔過半,總統所委任的總理就是總統所屬政黨,變成由總統主政。但相反,在野黨在國會過半的話,那麼總統就會任命在野黨所推舉的人為總理,由在野黨主政。憲法慣例,由總統主理外交、總理主理內政。
就像右翼的希拉克在1986年至1988年間出任總理,但當時的總統是左翼社會黨的密特朗,法國過去曾三次出現「左右共治」的時期,分別是1986-1988年,1993-1995年及1997-2002年出現。2002年縮短總統任期後,總統選舉先於國會選舉,使「左右共治」機會可能性減低。
Remove ads
歷任總統
歷任總理
註釋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