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泰塔溫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泰塔溫龍(屬名:Tataouinea)是蜥腳下目雷巴齊斯龍科(雷巴齊斯龍亞科)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早白堊世的突尼斯,模式種兼唯一種是漢氏泰塔溫龍(T. hannibalis)。[2]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2011年,阿爾多·路易吉·巴切塔(Aldo Luigi Bacchetta)在艾因埃爾蓋塔組發現正模標本的首批已知材料,但直到2012年才將其全部挖出。隨後,費德里科·范蒂(Federico Fanti)、安德里亞·考爾(Andrea Cau)、莫森·哈辛(Mohsen Hassine)和米凱拉·康茲(Michela Contessi)對遺骸進行研究,並於2013年正式命名。[2]2015年,在對最初描述進行分析之後發現了更多材料,包括額外的尾椎。[3]
描述
骨骼廣泛氣腔化,為蜥腳類具有類似鳥類的呼吸系統的理論提供了有力支持。椎骨形態的關鍵特徵表明,泰塔溫龍是一種雷巴齊斯龍科,與歐洲尼日爾龍亞科關係密切。[2]論文中發表的支序分析表明尼日爾龍亞科的一個演化支中含有雷巴齊斯龍,從而使其改名雷巴齊斯龍亞科。[3]
泰塔溫龍的確切體型尚不清楚,但與類似物種的比較顯示其長約13.5米(44英尺),臀高約為2.5米(8.2英尺)。[2]
詞源
分類
范蒂等人(2015年)的支序分析將本屬置於雷巴齊斯龍亞科,分支圖如下所示:[3]
雷巴齊斯龍科 Rebbachisauridae |
| |||||||||||||||||||||||||||||||||||||||||||||||||||
Remove ads
古生態學
泰塔溫龍發現於阿普第階至阿爾比階艾因埃爾蓋塔組的傑貝爾埃爾穆拉段(Jebel El Mra Member)或臨近的奧姆艾德迪亞卜段(Oum ed Diab Member),與之共享棲地的物種包括一種未命名鯊齒龍科、鯊齒龍、棘龍、諾托鱷類的阿拉利坡鱷、一種未命名蜥腳類、一種未命名禽龍類、一種未命名翼龍(鳥掌翼龍科)、肌鱷未命名種及一種稱作莫森氏魚的魚類。[2][4]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