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洛倫茲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洛伦兹环形山
Remove ads

洛倫茲環形山(Lorentz)是月球背面北半部一座巨大的古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荷蘭理論物理學家亨德里克·安東·洛倫茲(1853年-1928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快速預覽 洛倫茲環形山, 坐標 ...

描述

Thumb
根據克萊門汀號激光測高計數據繪製的可視化圖

該隕坑西壁連接了溫洛克環形山、西北及西北偏北分別毗鄰拉基尼環形山布喇格環形山阿維森納環形山橫跨在它的北壁上、它的東北和東側分別靠近本生環形山阿斯頓隕石坑,而勞厄環形山則覆蓋在它的南側壁上。在洛倫茲環形山坑內東北及東南分別坐落了一對突出的隕坑—直徑121公里的能斯脫環形山和直徑128公里的倫琴環形山[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34.59°N 97.19°W / 34.59; -97.19,直徑378.42公里[3],深度約3.26公里[1]

洛倫茲環形山幾乎與月球正面酒海一般大,但它並不像該月海一樣已完全被熔岩淹沒。由於存續期悠長,其坑壁已嚴重損毀,外觀輪廓極不規則,除西側邊緣較明顯外,其餘部分已完全消失殆盡。坑內地表沿弧形的西側部分相對平坦,但仍覆蓋有許多細小的坑穴。坑底其它部分則崎嶇粗糙,密布有大量的撞擊坑和拋射物。在坑內曾記錄到有重力異常現象。

儘管洛倫茲環形山位於月球攝動期可從地球上觀察到的月背區,但其顯示角度很低,且外觀產生扭曲。

Remove ads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洛倫茲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Thumb
LAC-36區域圖
更多資訊 洛倫茲, 緯度 ...
  • 衛星坑"洛倫茲P"和"洛倫茲R約形成於酒海紀[1]

參引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