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寧皮影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寧皮影戲為流行於中國浙江省嘉興海寧市一帶的一種傳統皮影戲,為南宋時自北方傳入,並與當地的海塘鹽工曲、海寧小調等民間小調、手工技藝和生活習俗相結合發展而成,作為江南皮影戲的代表現已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寧皮影戲唱腔上以亂彈、弋陽腔、海鹽腔為主要基調,雜有地方戲曲以及山歌調、花園調、採茶調等民間小調[1],曲調高亢、激昂,宛轉幽雅,配以笛子、板胡、二胡等樂器;影偶以羊皮或牛皮為材料,製作上具有少雕鏤、重彩繪、單線平塗的特點,造型多為單手、並足(側身);表演上以武打戲中的持刀槍、揮拳格鬥、挑頭(砍頭)等高難度動作尤為精彩[2]。現已搜集的劇目有243個,包括正本戲78個和開台折子戲(多為武打戲)165個,其它劇種沒有的特殊劇目有《聚寶盆》、《後玉婿蜒》等[3]。
Remove ads
圖集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