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慕樂團

美国乐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慕樂團
Remove ads

海慕樂團(英語:Haim發音:/ˈhaɪɪm/ HY-im[1]希伯來語中意為「生活」[a],形象化為全部大寫)是美國洛杉磯流行搖滾樂隊。樂隊由三姐妹艾絲特·海姆(低音結他)、丹妮爾·海姆(結他和主音歌手)和艾拉娜·海姆(結他和琴鍵)組成。除了主要負責的樂器,成員們還精通另外幾種樂器。樂隊在錄音棚作品中流行樂風格與他們現場表演中更多以搖滾為基礎的音樂形成鮮明對比。

快速預覽 海慕樂隊Haim, 組合 ...

三姐妹出生於音樂世家,初期是名叫Rockinhaim的翻唱樂隊,在父母莫迪和唐娜面前演奏樂器。三姐妹於2005年開始以Valli Girls的名字演出,利用該名字發表的歌曲納入原聲大碟和合輯。她們最初於2007年組建海慕樂團,但多年來一直沒把這看成職業生涯。丹尼爾先後與珍妮·路易斯英語Jenny Lewis朱利安·費爾南多·卡薩布蘭卡斯合作成為一名成功的巡演結他手後,三人於2012年決定組建海慕樂團。

樂團的首張專輯是限時下載細碟《永遠》,融合了西南偏南的口碑佳作,最終導致她們於2012年中期簽約寶麗多唱片,並和傑斯搖滾國度簽訂經紀協議。樂隊趁着包括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在內的巡演間隙的創作階段為她們的第一張專輯《往昔時光英語Days Are Gone》錄製素材。專輯在多個國家排名前十,其中在英國奪冠,非常棒,同時樂團也在2013年獲得多個年度最佳獎項。樂團獲提名第57屆格林美獎最佳新人獎。第二張專輯《跟你說些事英語Something to Tell You》於2017年7月發布[3]

Remove ads

生涯

早年

Thumb
丹妮爾在瑞典哥德堡2013年走出西部音樂節英語Way Out West上表演。

三姐妹艾絲特·阿里爾·海姆(Este Arielle Haim,1986年3月14日生)、丹妮爾·薩利·海姆(Danielle Sari Haim,1989年2月16日生)和艾拉娜·米哈爾·海姆Alana Mychal Haim,1991年12月15日生)出生並成長於加利福尼亞州聖費爾南多谷一個猶太人家庭[4]。父親莫迪凱英語Mordechai Haim(外號「莫迪」)和母親唐娜都是以色列人,均是音樂家。莫迪曾在以色列當過足球運動員,也玩鼓,而唐娜於20世紀70年代憑藉演唱Bonnie Raitt的一首歌曲,贏得《銅鑼秀英語The Gong Show》比賽[5][6][7]。丹尼爾早年間顯露出彈結他天賦的同時,莫迪認為艾絲特更適合彈低音結他,決定花50美元給她買一把二手芬達牌低音結他[8]。父母鼓勵童年時期的三姐妹聽他們珍藏的70年代經典搖滾英語classic rock美式音樂英語Americana (music)唱片,後來一家人還組建一支名叫Rockinhaim的樂隊,在當地的慈善貿易會上翻唱歌曲,夫婦倆在隊中分別負責打鼓和彈結他[6][9][10]。樂隊演奏經典婚戒歌曲,包括披頭四的《轉過頭英語Get Back》、比利·祖爾的《你或許是我的意中人英語You May Be Right (song)》和范·莫里森的《棕眼姑娘英語Brown Eyed Girl[11],但也只是在免費社區,或是教會、學校和醫院的公益演出中亮相[5]

丹尼爾和艾絲特是流行搖滾樂隊瓦利女孩(Valli Girls)的成員,曾獻聲2005年電影《牛仔褲的夏天英語The Sisterhood of the Traveling Pants》原聲大碟[8]。由「Socal青少年神童」(SoCal teen prodigies)演唱的她們的歌曲《Valli Nation》,與艾薇兒·拉維尼雅麗茜亞·姬絲橫財三分驚狂野夏洛特等音樂人的作品,一同作為2005年兒童選擇大獎的配樂[12]

隨着不斷成長,三姐妹更樂意將流行樂和當代節奏藍調融合到音樂中,並在2007年決定組建自己的樂隊[8]。三人的第一場演出,是在荷里活一間猶太熟食店舉行的,演出酬勞以面丸湯英語Matzah ball支付[13]。早期演出觀眾稀少,丹妮爾回憶:「處在可容納50人場地中,沒人捧場,我們的心情無比失落[14]。」

接下來五年中,海慕樂團繼續在當地場館演出,但由於三姐妹都忙於其他事,沒有出道的打算。艾絲特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讀書,2010年以民族音樂學士學位畢業(僅花兩年時間完成學業,而不是正常的五年)[9][11][15],專修保加利亞和巴西音樂[11]

Thumb
艾絲特在瑞典哥德堡2013年走出西部音樂節英語Way Out West上表演。

高中畢業後,丹尼爾在月桂谷英語Laurel Canyon, Los Angels的一場即興演奏會上獲得音樂人珍妮·路易斯英語Jenny Lewis的賞識,受邀加入路易斯的巡演樂隊[8]鼓擊樂團主音歌手朱利安·費爾南多·卡薩布蘭卡斯去看路易斯的演出,轉而讓丹尼爾在他的個人演唱會上演奏結他和敲擊樂器[10]。兩個月來,丹妮爾每天都在為卡薩布蘭卡斯的樂隊排練,後來她說這是「大開眼界的經歷」[11]。和卡薩布拉卡斯合作後,她加入希洛·格林的全女性巡演伴奏樂隊猩紅熱樂團英語Scarlet Fever (band)[9]

丹尼爾享受巡演的同時,認為更應該和姐妹們一起演繹她自己的音樂[11],便婉拒了格林提供的報酬頗豐的合約[14]。卡薩布蘭卡斯建議丹尼爾創作更強烈的素材,專注於出場唱片,而這是提升她們網絡存在感的辦法[8]

Remove ads

2012-2013年:《永遠》和商業成功

Thumb
艾拉娜在瑞典哥德堡2013年走出西部音樂節上表演。

參演愛德華·夏普與無磁力樂隊英語Edward Sharpe and the Magnetic Zeros粘土人亨利英語The Henry Clay People凱莎的巡演後,海慕發行了收錄2012年三首的歌曲的細碟《永遠》(Forever),可在她們的網站限時下載。達許·赫頓(Dash Hutton)在洛杉磯靴腿劇院(Los Angeles Bootleg Theatre)舉辦的細碟發行派對上,正式加盟作為鼓手[5]。達許是三隻狗之夜樂隊英語Three Dog Night主音歌手丹尼·赫頓英語Danny Hutton之子[16],艾絲特看過他所在的老牌樂隊着火纜線英語Wires on Fire的表演後,兩人自此認識[5][15]。3月份在西南偏南音樂節上的一連串表演大獲成功後,專輯獲得業界的關注[17]。丹妮爾回想起第一場表演,覺得「或許是場災難」,但剩下的表演吸引了更多的關注[11]。後來樂隊於6月份簽約了英國的寶麗多唱片[18]

7月,獨立廠牌國歌唱片(National Anthem)發行了《永遠》的黑膠版。收錄在內的除了原版的三首歌外,還有單曲《Forever》丹·利斯維克英語Dan Lissvik混音版[19]。之後於8月份參演蒙福之子樂團紳士之路(Gentlemen of the Road)巡演美國站後[20][21],海慕於2012年11月首次在英國巡演[22],隨後於12月參加芙蘿倫絲機進份子的英倫三島巡演[23][24]

英國音樂雜誌《新音樂快遞》將專輯同名歌曲列入2012年曲目榜單的第4位[25]。2013年1月4日,英國廣播公司宣布從音樂產業票選來年最具發展潛質歌手的年度獎項年度之聲中拔得頭籌[26]。樂隊同時和大企業搖滾國度簽訂經紀合同,又在2013年3月回歸西南偏南音樂獎[27],在Idolator英語Idolator (website)上獲得他們專屬的「應你要求」短片專題[28]。2013年初,她們客串發片藝人小孩安迪英語Kid Cudi第三張錄音室專輯《Indicud英語Indicud》歌曲《Red Eye》[29]。丹妮爾·海姆與桑迪戈德英語Santigold瓦布玆·卡特爾英語Vybz Kartel和雅思敏(Yasmin)一同亮相超級雷射光第二張專輯《自由全宇宙英語Free the Universe》第一首歌《You're No Good》[30]

2013-2014年:《時光飛逝》

Thumb
丹妮爾在2014年4月加利福尼亞州印第奧表演。

樂隊趁着現場演出之餘的創作階段,花費一年時間錄製她們的第一張專輯《時光飛逝[8]。她們試驗了電子鼓和音樂程序GarageBand,在她們現有聲音中新增嘻哈節奏藍調元素[8]。寶麗多推薦製作人阿雷爾·雷徹夏德英語Ariel Rechtshaid占士·福特英語James Ford (musician)幫助她們製作專輯,兩人提議額外使用合成器,讓傳記更接近直接的流行樂風格[31]。許多曲目的鼓點用菲·哥連斯發揚光大的門式混響英語Gated reverb錄製[32]。2013年6月,樂隊在格拉斯頓伯里當代表演藝術節表演,除了自己的節目,樂隊還為原始吶喊的曲目《It's Alright》、《It's OK》、《Rocks》和《Come Together》伴唱[2]。後來,樂隊於2014年重返格拉斯頓伯里進行同樣的表演[33]。演出後,曾於2000年診斷出1型糖尿病的艾絲特差點出現糖尿病癲癇[34][35][36]

單曲《The Wire英語The Wire (Haim song)》於專輯發售前天的7月29日發布[37]。專輯在英國奪冠,售出20萬份[38][39]。為了宣傳專輯,樂隊在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的《安德魯·馬爾秀英語The Andrew Marr》上演繹了《The Wire》。艾絲特說這首歌要送給節目嘉賓、英國首相大衛·卡梅隆[40]。但是這一舉動被強尼·馬爾批判考慮不周,他說:「很明顯,她們把自己弄得像傻瓜一樣。這很荒唐。沒人拿槍指着她們的頭。保守派想和The Smiths一樣做這樣的事,用錯誤方式糾正我們,想這樣裝酷。」海慕沒有作回應[41][42]

之後在2013年的餘下時間中,海慕樂團招募了巡演琴鍵手湯米·金(Tommy King)於全歐洲巡演[43],同時於11月23日在《周六夜現場》作為音樂嘉賓,與主持祖舒·夏捷臣一同獻唱。樂隊表演了《The Wire》和《Don't Save Me》。艾絲特認為這個表演讓她很痛苦,因為高中時的戲劇老師認為她「永遠不會上《周六夜現場》」[44]。主打美國的巡演於2014年4月啟程,持續到5月[45]

2014年,三姐妹為超級樂團新地下室錄音帶英語The New Basement Tapes專輯《河中迷失英語Lost on the River》歌曲《Kansas City》和《The Whistle Is Blowing》錄製伴唱[46][47][48]

Remove ads

2014年-至今:《跟你說點事》

Thumb
丹妮爾,攝於2014年7月芬蘭約恩蘇表演。

2014年,海慕獲得《新音樂快遞》最佳國際樂隊獎[49]。8月份,樂隊發布由美國饒舌歌手速可達福星英語ASAP Ferg客串的《My Song 5》混音版音樂短片,該曲是《時光飛逝》的第六首單曲[50]。海慕和喬恩·海德亮相電音戀腿癖英語Chromeo歌曲《Old 45's》的音樂短片[51]。10月,樂隊與史蒂薇·妮克絲翻唱弗雷伍麥克歌曲《來安農英語Rhiannon (song)[52]。到2014年10月,樂隊藉着在巡演期間創作的大量新素材,錄製她們第二張專輯[50]。樂隊還獻聲《飢餓遊戲終極篇:自由幻夢1[53]和《分歧者·異類叛逃》原聲大碟[54]。11月,樂隊獻唱凱文·哈里斯第四張錄音室專輯《音浪狂潮英語Motion (Calvin Harris album)》歌曲《祈禱英語Pray to God[55]

樂隊結交了唱作歌手Taylor Swift,一同去了聖卡塔利娜島和夏威夷茂宜島[56]。2015年夏,海慕為Taylor Swift1989世界巡迴演唱會特別場次作開場表演[57][58]。在第57屆格林美獎上,樂隊獲得最佳新人提名[59]。但丹妮爾在頒獎前夕意外受傷,不久後發表推文表示正在康復[60]

2016年3月,海慕發表前瞻預告片宣傳新歌和當年夏季的巡演[61]。2017年1月18日接受《新音樂快遞》專訪時,樂隊宣布第二張專輯將在當年夏季發售[62]。4月,由保羅·湯馬士·安德遜(Paul Thomas Anderson)拍攝的新歌《Right Now》預告公布,這首歌出自7月7日發布的專輯《跟你說些事英語Something to Tell You》。主打單曲《Want You Back》5月3日發布[63]。發行後,樂隊參與各種宣傳演出,包括在《周六夜現場》上回歸,獻唱《Want You Back》和《Little of Your Love》[64]

Remove ads

音樂風格

Thumb
艾絲特·海慕於2014年芬蘭約恩蘇伊洛島搖滾節英語Ilosaarirock上彈低音結他時,「低音結他臉」表情滑稽[9]

海慕樂隊一直拿來和20世紀70年代的軟式搖滾樂隊Fleetwood Mac作比較,但樂隊表示她們認為這種比較「很噁心」,堅持她們是受近期音樂的影響[65]。《地鐵報》認為,她們的音樂聽上去像「用節奏藍調或嘻哈音樂妥善打造」的民謠搖滾[66]。她們是碧昂絲的歌迷,受其影響曾在BBC廣播一台的《酒廊現場秀英語Live Lounge》上翻唱她的歌曲《XO (歌曲)英語XO (song)[39]。而她們的單曲《My Song 5英語My Song 5》曾被認為「抄襲」Timbaland[8]

樂隊拒絕「女子樂隊」的標籤,更希望因她們個人的才華被尊為音樂家。艾拉娜說過:「人們一叫我們女子樂隊,我便認為這是種羞辱——身為樂隊中的女成員不應該是件值得引以為傲的事[39]。」三姐妹都精通多種樂器,艾絲特玩結他和低音結他,丹妮爾玩結他和鼓,而艾拉娜負責結他、琴鍵和敲擊樂[15]。現場演出中,艾絲特負責低音結他,丹妮爾是主音結他手兼主音歌手,艾拉娜是伴奏結他手身兼琴鍵手和鼓手。人聲合唱英語Vocal harmony由三姐妹共同負責[7][15]

樂隊的現場表演聲音有別於錄影棚聲音。《新音樂快遞》專欄作家哈澤爾·謝菲爾德(Hazel Sheffield)提到,《時光飛逝》「或許會讓那些被她們的純天然現場搖滾表演折服的樂迷深感困惑」[31]。錄音展現的是樂隊的流行聲樂風格,而在演唱會上,樂隊則演奏Fleetwood Mac的《Oh Well英語Oh Well (song)》的傳統搖滾作品[14]。樂隊Rockinhaim時期的婚禮樂隊背景,讓她們在現場演出或錄音時演繹風格各式各樣的歌曲,例如米莉·茜絲的《愛情破壞球》、雪瑞兒·可洛的《足夠強大英語Strong Enough》和鼓擊樂團的《什麼都要試一下英語I'll Try Anything Once》(《"You Only Live Once"》的初版)[67][68]。艾絲特也是樂隊的舞台司儀,給大多數歌曲報幕[14]。她的許多舞台技巧,例如和觀眾互動時平淡無味地笑笑、頻繁呼自己名字英語illeism、彈低音結他時滑稽的面部表情「低音結他臉」都成了樂隊現場演出的一大亮點,從小的方面來看,這是樂隊的公眾形象[9]

赫頓為了將重心放到自己的作品上,於2017年離開樂隊。截至2017年5月,巡演成員有鼓手喬迪·吉切羅(Jody Giachello)和琴鍵手湯米·金(Tommy King[69]

Remove ads

評價

對樂隊的專業評價一直很正面。PopMatters的馬特·占士(Matt James)認為:「真正厭惡海姆樂隊很難。她們絕對很受歡迎,雖然是個有點古怪、資歷承載着傳說般的威懾力的三人組[70]。」《衛報》專欄作家亞歷克西斯·彼得里迪斯英語Alexis Petridis稱讚樂隊的作曲能力,表示這能力產生了「一定程度上光彩奪目得沒有限度的完美流行樂」[32]。樂隊的聲音被認為是「新民謠遇見90年代的節奏藍調」[6],「音樂聽起來像是寫史蒂薇·妮克絲約翰·威特英語John Waite風尚合唱團英語En Vogue在場的湖邊休假」[9]

在她的2013年流行音樂調查中,《觀察家報》評論員凱蒂王國英語Kitty Empire稱讚樂隊「以和音為載體結合節奏藍調和20世紀70年代的軟式搖滾,也消費了一大堆有關沒有登陸市場的結他樂隊的熱門話題和僅僅與裸體女性扯上關係的唱片銷量[71]。」

Remove ads

作品名錄

主條目:海慕樂團作品列表英語Haim discography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