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楚善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楚善里,原名寶善里,是一處業已拆除的石庫門里分,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勝利街、合作路、蘭陵路合圍之處的原漢口俄租界。里分曾為革命團體共進會所在,辛亥革命前夕,孫武在里分中試做炸彈導致爆炸(即寶善里爆炸案)使得起義提前發生。共進會舊址曾隨里分拆除,後復建,現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里分概述

里分位於中山大道中段東南側,處於蘭陵路、勝利街、合作路合圍之處,西北側依靠中南劇場與武漢市第二十中學[註 1]。主巷道位於里巷中部,呈東北西南走向。里巷全體屋舍儼然,在臨街一側設有騎樓[2]

寶善里是漢口地區修建最早的一批里分式建築[3]。在清末,江浙地產商張忠樵、卓劍輝、梁榮昆等人合資建成里分,起初定名為寶善里,里分工程由漢合順營造廠建設[2][4]。1923年,取《大學》中「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一句,里巷改名楚善里。1967—1972年間,里分曾改稱延安三里,此後恢復原名。[2]

1990年代,房地產開發公司對楚善里進行整體拆遷改造,新建工程停工一段時日後復工,終在2006年修成住宅區「蘭陵大公館」[5]

湖北共進會舊址

快速預覽 湖北共進會舊址,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寶善里爆炸案

原里分14號(拆除前28號)門牌建築為清末革命黨共進會自1911年春後在漢口的秘密據點,用作該會謀划起義的政治籌備處。同時籌備處總理劉公居住於里分2號(拆除前19號)便於指揮。10月9日下午,孫武在此處製造起義所需的炸彈時不慎發生爆炸,俄租界巡捕隨即趕來,當日在里分中逮捕多人並引渡至湖北官府。此後當局便開啟全城搜捕,一時間武漢三鎮人心惶惶,革命黨被迫提前發動武昌起義。[6][7]

舊址本體

磚木結構,二層樓房,東向、硬山頂,紅瓦。面闊4.5米,進深12.8米[8]

舊址後續

爆炸案發生後舊址建築嚴重損毀,後得以重建,1981年又經整修[6]。但共進會舊址隨楚善里進行整體拆遷改造也遭拆除,而此時共進會舊址已經成為文物保護單位。在一片質疑聲中,2001年,遂在原址附近依照原樣重建。[7][9][8]

舊址保護

1959年6月10日,舊址以「辛亥革命共進會遺址」的名義被武漢市人民委員會列為第一批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10]。1992年12月16日,舊址以「湖北共進會舊址」的名義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1]

舊址作為文物的保護範圍:湖北共進會舊址及周圍一定範圍。以舊址外牆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12]

舊址作為文物的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範圍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12]

註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