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漢源茶馬古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漢源茶馬古道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漢至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

快速預覽 漢源茶馬古道, 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簡介[2]

漢源茶馬古道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境內。現存遺址包括3處古道遺址、1處古城址、1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處古建築,分別為茶馬古道九折坂段、茶馬古道羊圈門段、茶馬古道飛越嶺段、清溪故城遺址、護國橋、孚和店。

漢源段茶馬古道屬於川藏茶馬古道中的「大路」。起自滎經縣凰儀堡,翻大相嶺抵草鞋坪入漢源縣境,下羊圈門經清溪古城出西門折轉向西經富莊、宜東、三交城,再攀飛越嶺,進入甘孜州瀘定縣,達康定,再進藏,縣境內長約77.5千公尺,南路邊茶主要由此進入藏區。保存較為完好的有清溪羊圈門段、九折坂段以及宜東飛越嶺段。羊圈門段茶馬古道與始建於秦漢時期的抵西昌、出雲南、達緬甸的以運輸絲綢為主的「南方絲綢之路」相重合。這里的古道寬約2公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就地取材,用山石拼嵌而成。每個石塊都是不規則的,沒有專門雕琢,隨石塊的形狀鋪開,成不規則幾何圖形,石塊之間互相固定,防外力推動,經久耐用,部分路段內側還有排水溝。古人獨具匠心的巧妙構思被歲月牢牢凝固在古道上。史載「王陽回車,王尊叱馭」的典故就發生在九折坂段古道上。漢唐以來的犛牛道(又稱靈關道、清溪道),也由此道抵清溪,再向南經富林、呷洛通西昌、雲南。同時,鑿於秦漢的清嘉道,起自清溪,經九襄、皇木入峨邊、峨眉達樂山,樂山的食鹽由此道運到清溪,再入藏區,因以運鹽為主,所以有「鹽道」之稱。漢源茶馬古道是研究古代中國西南交通變遷,文化交流,邊疆安防,經濟互通等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悠悠歲月中,這三道合一的史實,加大了漢源茶馬古道的歷史份量。

Remove ads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