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澎湖廟宇法師流派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澎湖廟宇法師流派列表
Remove ads

澎湖法師源自福建閩南地區。澎湖的「法師」同「道士」一樣敬祀鬼神,但普遍而言,法師多附屬地方上宮廟,區域色彩較濃,法術、符令等傳承多倚仗口耳相傳,體系也未如道士流派般具制度化,所以法師的性質更近似原始宗教,如巫祝或巫醫般存在的民間信仰[1]

Thumb
文澳祖師廟廟埕的小法犒軍儀式

澎湖宮廟的「法師」與「道士」雖然在政府機關皆登記為「道教」,不過兩者其實有所差別,不僅服飾裝扮和所持法器大相逕庭,精神內涵更是涇渭分明。「法師」又稱「法官」或「福官」又或古稱的「壇頭」,服務對象是生者,主驅邪、避禍、治病等以扶民濟世;而「道士」又讀作「師公」或尊稱「道長」,則是替亡者招魂、開路,拔渡往生者早歸生方。[1]

澎湖法師流派

  1. 普庵派:以普庵禪師為宗師。普庵俗名余印肅,生於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南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剃度出家,信徒廣遍江南、湖南一帶。澎湖地區凡承普庵流派的廟宇,計有109座,其中鎖港北極殿龍門安良廟等皆有雕塑普庵祖師的金身來奉祀。[2][3]:26–33
  2. 閭山派:奉許真君為法主。許真君即許遜,又稱慈濟真君或感天大帝。許遜早年習法修道,在西晉初年,任官出仕期間,遭逢瘟疫流行,傳有許遜以神力符咒治癒疾民的神蹟顯現,後乃聲名大噪,追隨者眾,漸成流派。澎湖地區凡繼閭山流派的廟宇,計有30座,奉祀許真君金身的廟宇有菓葉玉皇宮嵵裏水仙宮等。[2][3]:26–33
  3. 九天玄女派:龍門安良廟原屬普庵派,卻於1997年一度改為「九天玄女派」,不過又於2002年回歸普庵派迄今。[3]:26–33
  4. 疑似摩尼教摩尼教又稱明教,來自西域波斯,在唐代中葉開始在中原傳播,信徒多活躍於浙江、福建等沿海各省,一直到明太祖洪武年間才被查禁。根據澎湖文史工作者甘村吉的說法,湖西鄉南寮保寧宮的符令獨樹一幟,與澎湖其他廟宇等大異其趣,兼之保寧宮法師先祖許返清曾有遊歷東南沿海一帶的經歷,是故懷疑其符令乃被摩尼派影響所致;不過此一說法僅為臆測,尚未有結論定之。[3]:26–33(南寮保寧宮與北寮保安宮均登錄為「閭山派」。)
Remove ads

圖輯

澎湖廟宇法師流派列表

根據甘村吉所製「澎湖法師傳承口述的系統與派別表」,茲略引如下:

更多資訊 法師派別, 支派 ...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