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熱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熱地(藏語:རག་སྡི་,威利轉寫:rag sdi,藏語拼音:Raidi,1938年8月—2025年6月6日),男,藏族,西藏比如人,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原副國級領導人。1959年7月參加工作,196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專學歷。
曾先後歷任那曲地區黨委書記、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紀委書記、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自治區政協主席、自治區黨校校長。1993年至1994年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1994年至2003年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
熱地還是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
Remove ads
生平
1938年8月,熱地在西藏比如的一個貧窮的牧民家庭中出生。他從未見過父親,一直跟隨母親生活,居無定所,靠乞討為生。他曾經作為傭人為部落的首領、牧場主和活佛工作,還在寺廟裏擔任過「小扎巴」的角色。1959年3月西藏民主改革後,熱地擺脫了曾經在西藏的農奴地位,並於當年7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工作組的動員下赴北京,在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學習文化和公安業務。1961年10月,熱地加入中國共產黨。[2][3]
1962年6月,熱地自中央政法幹校畢業,被分配到那曲地區,擔任行政公署的公安處偵查員。1965年,熱地因在藏北無人區追擊藏獨武裝,在忍飢挨餓七天後擊斃該武裝的領導人,而受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總參謀部和中國公安部的表揚。翌年,熱地被調到那曲地區的公檢法軍事管理委員會工作。[3]
1968年11月後,熱地先後擔任那曲地區革命委員會人民保衛組幹事、副組長,1969年9月因平定西藏局部地區的騷亂而獲得一等功表彰。1972年6月,熱地升任中共那曲地委書記。在那曲任職期間,熱地參加了恢復地區經濟發展、穩定地方局勢以及改善當地人生產生活條件的工作。[3]
1975年8月,熱地調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位居第一書記之下),並兼任自治區貧下中農協會主任、自治區革命委員會農牧辦公室副主任。1977年—1985年間,熱地先後擔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其時仍設第一書記),兼任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和黨校校長,期間他還在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掛職赴中共中央黨校,在進修部幹部大專文化進修班學習。1985年,熱地轉任西藏自治區的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協主席和黨組書記、紀委書記,1993年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和黨組書記,翌年在自治區黨委內升任常務副書記。[1][3]
中共十一大召開時,他被選舉為中央候補委員,其後在中共十二大至十六大期間均當選中央委員。在拉薩任職期間,熱地曾多次處理藏區騷亂事件,反對西藏獨立,1988年3月拉薩爆發大規模騷亂時,熱地於騷亂中被困於大昭寺,在武警救援撤離時受傷。熱地還參與了西藏的對外宣傳和對外事務的工作,例如在2002年出訪歐洲議會,此次訪問被認為是打破了過去只有達賴政權在歐洲宣傳的局面;此外,熱地亦參與了第十世班禪的轉世靈童認定工作,他還推動了青藏鐵路建設、西藏境內自然保護區的設立、中國內地藏學班和藏學研究中心的開辦等工作。[2][3][4]
Remove ads
2003年3月,熱地被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為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主席團成員及常務主席,亦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屆人大黨組成員,2008年3月退休[3]。2019年9月16日,熱地獲「民族團結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5][6]。
2025年6月6日,熱地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7]
身後
新華社在熱地逝世後發布訃告中稱他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國民族工作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傑出領導人,藏族人民的優秀兒子」。[7]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