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愛我中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愛我中華》,是一首中國新民歌愛國歌曲,由徐沛東作曲、喬羽作詞,最早是1991年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四屆全國民運會開幕式主題曲及該屆運動會的會歌,由廣西壯族女歌手韋唯演唱。1994年,該歌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確定為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的永久會歌。1998年,恰逢國慶50周年前夕,歌唱家宋祖英與作曲家徐沛東重新編曲和錄製了這首歌並拍攝了MTV,收到了熱烈的支持和反響。此後,這首歌經常在各大晚會場合演出,並成為了宋祖英的個人代表作之一。

快速預覽 愛我中華, 語言 ...

創作

《愛我中華》是喬羽和徐沛東為1991年第四屆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的大型文藝表演創作的主題曲[2]

曲作者徐沛東考慮到該屆民運會在廣西舉辦,便在音調上採用了廣西曲調的風格,同時考慮到民運會是全國各少數民族的盛會,又增加了明顯的雲南風格。最終在譜曲時廣泛採用廣西和雲南等地少數民族的音調特色[2]

推廣與反響

這首歌在1991年推出後,也曾在中央電視台的綜藝節目《綜藝大觀》中被歌手安冬演唱過[3][4],然而起初並沒有廣泛流行。據原唱韋唯後來的採訪,她認為這首歌太過民族,而自己有太多其他的歌曲要唱,因此多年都沒有重新演唱過。[5]

1998年,歌唱家宋祖英向韋唯爭取到這首歌的重新演繹和推廣權利。據後來的採訪,韋唯表示自己和宋祖英的關係很好,並欣然地接受了這首歌的轉讓[5]。之後,宋祖英為這首歌拍攝了MTV,並在各大演出場合演唱推廣[6]。在1999年國慶50周年期間,這首歌作為獻禮的曲目,收到了大力的支持和廣泛良好的反響。這首歌也被選送在1999年的央視春晚中進行表演。後來,這首歌也被收錄在多張宋祖英的個人精選集和合輯中,成為了她的個人代表作之一。

《愛我中華》曾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材和人民音樂出版社《音樂》九年級上冊教材。

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也有選用這首歌曲搭載[7]

2009年5月,中央文明辦、中國文聯、中國音樂家協會在中國大陸主要網站發起了網上推薦百首愛國歌曲活動,《愛我中華》經過網上投票和專家評審入選100首愛國歌曲[8]

Remove ads

賞析

《愛我中華》全曲4/4拍,B調式[a],結構為帶主歌和副歌的並列單二部曲式。歌曲前12小節為第一段,曲調活潑,節奏跳躍明快,音域窄,旋律流暢;後11小節為第二段,情緒激昂,充滿活力[2]。曲式結構為三段體,即ABAC的結構。其中,領唱A段為全曲主題段,齊唱B段和C段則是與A段構成對比的段落[10]

逸聞

此歌曲第一句有兩個版本,「五十六個民族[11][12]/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微博上四分之三的網友記得是「民族」。而「江西女性發布」認為是網友集體記錯了,應該是「星座」,將此視為曼德拉效應[13]

版本

以下列出《愛我中華》這首歌的重要演繹版本,包括原唱和後期翻唱。如上文逸聞段落所說,這首歌不論原唱或是翻唱,其歌詞版本在早期從來沒有改動過,其中包括1991年表演時的電視台字幕、1992年收錄在由北京開明出版社出版的《快樂歌唱·中外青年歌曲集萃》的曲譜以及1998年宋祖英拍攝的MV中。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80年代,曾有另外一首立意相似的歌,名叫《五十六個民族 五十六朵花》,然而這是與《愛我中華》完全不同的一首歌,詞曲作者都不相同。[14]

2010年之後,這首歌只有在一些不甚嚴謹的晚會和場合被現場嘉賓翻唱時,才存在歌詞被修改的情況。

更多資訊 年份, 演唱者 ...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