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士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士昌(1560年—1626年),字永叔,號斗溟,江西南昌府新建縣民籍,浙江台州府臨海縣人,明朝官員。萬曆丙戌進士,官至福建巡撫。
生平
萬曆七年(1579年)己卯科順天鄉試第五名舉人。萬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二百十八名,廷試三甲一百九十九名進士[1][2]。刑部觀政,十五年二月授直隸潛山縣知縣,十六年(1588年)八月調繁福建龍溪縣知縣[3],以賢能著稱,丁憂歸。二十三年升任兵科給事中,本年養病。二十八年補禮科給事中,管十庫,遇事敢言,極言礦稅之殘虐。二十八年彈劾延綏巡撫劉敏寬回籍,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正月署吏科事,掌大計,因與楊天民等人進言冊立太子,五月降雜職,調極邊方,謫貴州鎮遠典史,本年本省同考。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起爲刑部廣西司主事,四十一年升光祿寺丞,四十二年轉大理寺署寺事右寺丞,四十三年五月梃擊案發生,王士昌上疏勸諫神宗,數日後神宗在慈寧宮門外召集群臣面諭,令刑部侍郎張問達和王士昌處決張差、龐保、劉成三人。七月升本寺右少卿,仍署寺事,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正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4]。當時福建海盜猖獗,士昌剿撫並用,將寇盜平定。四十七年五月稱病乞休,不允,泰昌元年十二月被科道官員彈劾贓私狼籍,流毒地方,被令解任回籍,卒於家。
Remove ads
成就
士昌工詩,擅畫山水。有《三垣摘疏》、《鏡園草》等。
軼事
家族
曾祖父王逸卿,誥贈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祖父王訓,誥贈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父親王宗沐,曾任刑部左侍郎。母秦氏(封淑人)。具慶下。兄王士崧(進士、光州知州)、王士琦(進士、南京工部主事)。弟王士業(官生)[6]。
王宗沐家族鼎盛一時,號「父子四進士,一門三巡撫」。如今紫陽街南段有兩條小巷,一名三撫基,一名十傘巷,即為紀念王宗沐父子三任巡撫,受十頂萬民傘的功績。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