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玩具熊的五夜驚魂2

2014年電子遊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萊迪餐館之五夜驚魂2
Remove ads

玩具熊的五夜驚魂2(英語:Five Nights at Freddy's 2,又譯作「佛萊迪餐廳的五個晚上2」)是一款由史葛·戈晃開發並於2014年推出的獨立恐怖遊戲,通過遊戲平台Steam及Desura發行。作品為《玩具熊的五夜驚魂系列》的第二部主要作。

快速預覽 玩具熊的五夜驚魂2, 類型 ...
Thumb
本次遊戲的故事舞台(辦公室)

遊戲背景設定於一家虛構的意大利薄餅餐廳,玩家分別扮演夜班保全謝洛美·菲茨傑拉德(Jeremy Fitzgerald)與弗裏茨·史密夫(Fritz Smith),在值班期間必須抵禦具攻擊性的機械玩偶吉祥物。玩家無法離開警衛室,但可利用手電筒及餐廳各處的監視攝影機觀察機械玩偶的動向。戴上與其中一個機械玩偶外觀相似的面具可避免被大多數敵人察覺,但部分敵對角色需以其他方式擊退。若玩家遭發現,遊戲將觸發突發驚嚇並導致遊戲結束。隨着進度推進,玩家可通過8位元風格的小遊戲及電話錄音逐步了解該餐廳的歷史背景。

戈晃於2014年9月首次公開本作預告,並於同年11月10日在Steam平台上於Windows系統搶先發行,早於原定的2014年12月25日正式發售日期。Android版本及iOS版本分別於同年11月12日與11月20日推出,Windows Phone版本則於12月1日上架。2019年11月,遊戲亦登上Nintendo SwitchPlayStation 4Xbox One平台。

《玩具熊的五夜驚魂2》發行後獲得評論界褒貶不一的評價。評論者普遍讚揚其緊張氛圍、劇情鋪陳與驚嚇設計,但部分批評指出遊戲難度過高及容錯率偏低。系列續作《玩具熊的五夜驚魂3》於2015年3月2日推出。由布倫屋製片公司製作的電影改編版於2025年12月5日上映。

Remove ads

遊戲玩法

《玩具熊的五夜驚魂2》是一款指向及點擊冒險遊戲英語point-and-click adventure game生存恐怖遊戲[1]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名夜班警衛,必須於不被四處遊蕩的殺人機械玩偶抓到的情況下完成值班。[2]

玩家角色被困於一間無法離開的警衛室內。[3]玩家可通過監視攝影機系統觀察機械玩偶的行動。[2][3]警衛室共有三個入口:中央走廊與兩側通風口。與前作不同,這些入口無法封鎖,使得機械玩偶可自由進入。[3]本作登場的角色包括初代的佛萊迪、邦尼、奇卡與霍斯等「玩具版」(Toy)改造角色、其老舊版本,以及兩名新角色——傀儡(The Puppet)與氣球男孩(Balloon Boy)。[2][4]玩家可使用監視器上的燈光短暫干擾機械玩偶行動,並通過戴上機械玩偶面具以避免被大多數角色發現。[3][5]然而,該面具對霍斯與傀儡無效,且在戴上面具時玩家無法檢視監視器。[2][4]

為了防禦霍斯,玩家需不斷以手電筒照射中央走廊;傀儡則必須通過定時上發條的音樂盒保持沉睡。[3][4]監視系統的電力無限制,但手電筒電池會逐漸耗盡;當電力用完後,玩家將無法防禦攻擊。[3][6]若被任何機械玩偶抓到,遊戲將顯示遊戲結束畫面,僅氣球男孩例外,他僅會令手電筒失效。[2][4]

死亡後,玩家有機會進入隨機觸發的8位元風格小遊戲,藉此揭示餐廳的背景故事。[3][7]遊戲以「夜晚」(關卡)為單位,每個夜晚持續數分鐘,難度會隨夜數遞增。[2][3]

Remove ads

故事

玩家將會扮演一名1987年11月來到「費斯熊佛萊迪的意大利薄餅餐廳」(Freddy Fazbear's Pizza)打工的新任夜間警衞,於後段公佈名字為謝洛美·菲茨傑拉德(Jeremy Fitzgerald)。於第一個晚上,玩家收到聲稱是現任職員的留言訊息,告知一些招聘廣告沒有列明的可怕現實:安裝了有本地罪犯資料庫面部辨識系統的6個新款人偶,以及在後台留作備用及零件儲備的4個舊款人偶,於入夜時都會在店內四處遊蕩,作出對真實人類不利的舉動。玩家必須在工作期間一直留在警衞室,防範人偶入侵,以免自己被當作沒有外皮的機械骨架,繼而活生生地被塞入金屬裝束致死。後來這名通訊者一直都有傳來新的留言訊息,輔導玩家成功渡過所有難關,得到報酬和離開現有崗位。[8]本作最終請來了另一名玩家扮演的新任夜間警衞,但只做了一晚便因為私自篡改人偶系統和體臭而被革職,於最後公佈名字為弗裏茨·史密夫(Fritz Smith)。

Remove ads

其他背景設定

本遊戲的故事原素相當隱秘,大部分為經過粉絲仔細留意、推斷和組織下才顯得相對完整,讓意大利薄餅餐廳的背景進一步顯示出來。其中部分內容為延伸和解答上集留下的線索。作者另於第4作相關消息中,指出本作故事部分已被全盤拆解。[9]

一二代大真相
在二代文章說:「因佛萊迪家庭餐廳破產,他們決定報廢新款機械人偶且重新開幕。」但是玩家們又看到6個新式機械人偶在遊戲中。
因此推敲出二代是前傳而一代是後傳,因為一代發生事件,是在1993年而二代是發生在1987年
餐廳構造及閉路監視器
餐廳有12組閉路監視器,分別用作觀察派對房1(1)、派對房2(2)、派對房3(3)、派對房4(4)、左通風口(5)、右通風口(6)、主要走廊(7)、部件/服務房(8)、節目舞台(9)、遊樂區(10)、獎品閣(11)與兒童海盜灣區域(12)。
與「87之咬」事件的聯繫
多項訊息均暗示本作實際上是第1作的前傳,只有少數場景在表現第1作期間或之後的事情。電話男於第四個晚上揭示餐廳原名為「費雷德熊的家庭餐廳」(Fredbear's Family Diner),而渡過難關後得到的支票上顯示本作發生時間正是1987年。
就著電話男的說法,直到第六個晚上都無法否定人偶可以在日間活動,與前作資訊存在誤差,有推測便指出「87之咬」事件是發生在電話男當時在訊息中提到,於關門前舉行的最後一個生日派對上。更積極的說法則表示2代前六晚的夜間警衛,極大可能正是事件的受害者。
與「兒童失蹤」事件的聯繫
電話男在第一個晚上表示上一任的夜間警衞已調職為日間警衞;接着於第四個晚上表示餐廳正被介入調查;然後於第五個晚上表示要關閉餐廳,特別調查前員工的行蹤,並告知玩家角色可以準備接替日間警衞的工作;再於第六個晚上表示發現金色邦尼的服裝被人偷去。
有推測認為偷去服裝的正是於入夜時假扮成人偶,引致五名兒童失蹤的人,身份很大可能是上一任警衞,更積極的說法則指向電話男,認為他一直語帶誤導。
另外有推測認為小遊戲當中的紫衣人(Purple Guy)似乎正是代表兇手的角色,其很大可能率先在過去的家庭餐廳外殺掉第一位兒童,讓那小孩變為哭泣的傀儡。之後這名傀儡又向其他五名兒童的死屍「賦予生命」,讓他們的靈魂寄宿在人偶身上,自己則躲在音樂盒。
小遊戲
本作隨機啟動的小遊戲包括「照顧孩子」、「狐狸快跑!」、「送禮物,獻生命」和「拯救他們」。全部展開的故事,均對本作七個晚上的主線和角色背景作出重要補充。
幻覺
玩家會不時看到充滿異樣的物件,其中有紫色的佛萊迪在部件室裏坐着、黑色的邦尼在警衛室內、沒有穿上金屬裝束的機械骨架在奬品閣及左邊通風口出現,有時會在警衛室桌下發現無害的氣球女孩(復活節限定)、傀儡出動後在走廊的幻影、突然移位的紙碟玩偶、以及不時閃現的玩具邦尼、佛萊迪和霍斯的無眼人偶畫面等等(死亡後出現)。原則上所有幻覺應為隨機出現,而大部分亦不會影響遊戲主體的進程,只有少數會促使遊戲系統崩潰。
目前大部分幻覺仍未肯定是玩家角色的心理狀態,抑或是其他力量引致。

登場角色

人類

謝洛美·菲茨傑拉德(Jeremy Fitzgerald)
本作主角之一,玩家在主要遊戲擔當的警衛角色,全程並沒有顯露樣子。
名字是於渡過難關後得到的支票上面公佈,於第六個晚上以後被調職至日間工作。
弗裏茨·史密夫(Fritz Smith)
本作主角之一,玩家在第七個晚上擔當的警衞角色,全程並沒有顯露樣子。
名字是於渡過難關後得到的裁員紙上面公佈,員工編號為03。
打電話來的男人(Phone Guy)[10]
聲稱是現任警衛,以時地不明的留言訊息,給予玩家意見。

機械人偶

玩具佛萊迪(Toy Freddy)
新引進的熊型機械人偶。帶着配有紅線的黑色小禮帽和蝴蝶結和兩顆扭扣,手持米克風的歌手。用上更堅固的物料作外殼,臉上有兩片紅暈。
起始點為節目舞台,由前方走廊進入。出動時眼睛和下巴部位會張大,進入警衛室時眼睛變成有光澤的黑色。
玩具邦尼(Toy Bonnie)
新引進的兔型機械人偶。帶着紅色的蝴蝶結,外表開始有女性外觀,手持一把結他的貝斯手。有更多突出的臉部特徵,整體色彩亦較有活力。用上更堅固的物料作外殼,臉上有兩片紅暈,以及眼睫毛。
起始點為節目舞台。從右側通風管進入警衛室,接着瞳孔變小。
玩具雞卡(Toy Chica)
新引進的雞型機械人偶。胸前的圍兜印有「LET'S PARTY!」並穿着粉紅色的小短褲,左手拿着杯子蛋糕的伴唱手,用上更堅固的物料作外殼,較為幼嫩,臉上有兩片粉紅色的紅暈。
起始點為節目舞台,由左側通風管進入。出動時眼睛和會消失。
狐狸蔓果(Foxy The Mangle)
新引進的狐狸型機械人偶。有女性化的外觀,包括嘴脣猶如塗上口紅,腳部塗上指甲油,以及粉紅色的領結等。用上更堅固的物料作外殼,臉上有兩片紅暈。
因為平日被兒童隨意拆解拼砌,導致部位錯配,促成其有關稱呼。身軀幾乎到達完全扭曲的狀態,並有第二個機器頭,觀察她時會發出對講機的聲音,在警衛室裏面亦會發出。
起始點為兒童海盜區域,從前方走廊或右側通風口進入。有推論表示「87之咬」事件似乎與她有關。
費斯熊佛萊迪(Freddy Fazbear)
退役的熊型機械人偶,帶着黑色的小禮帽、蝴蝶結和兩顆扭扣,外觀有些微損壞。
起始點為部件/服務房,從前方走廊進入。
當新人偶在第七天晚上以後被遺棄之後,餐廳準備將之翻新再用並重新改造舊人偶,引伸至第1作的故事。
小兔邦尼(Bonnie the Bunny)
退役的兔型機械人偶,帶着紅色的蝴蝶結和黑色的兩顆扭扣,臉皮、眼球與左臂全部都被撕爛。
起始點為部件/服務房,從左側通風口進入。
當新人偶在第七天晚上以後被遺棄之後,餐廳準備將之翻新再用並重新改造舊人偶,引伸至第1作的故事。
小雞積卡(Chica the Chicken)
退役的雞型機械人偶。身上仍然有「LET'S EAT!!!」的圍兜,眼窩比眼睛大很多,並沒有眉毛和眼皮,嘴巴處於無法閉上的狀態,手掌被扯爛,呈現僵直的狀態。
起始點為部件/服務房,從右側通風口進入。
當新人偶在第七天晚上以後被遺棄之後,餐廳準備將之翻新再用並重新改造舊人偶,引伸至第1作的故事。
狐狸海盜霍斯(Foxy the Pirate Fox)
退役的狐狸型機械人偶,右眼帶着眼罩,左手有着掛勾,左眼上方、身體、腳的機械裸露較多。
起始點為部件/服務房,會頻繁出現在走廊,最後由前方走道進入。不會被面具騙倒,但討厭手電筒的閃光。
當新人偶在第七天晚上以後被遺棄之後,餐廳準備將之翻新再用並重新改造舊人偶,引伸至第1作的故事。
傀儡(The Puppet/marionette)
戴着哭泣面具,眼神空虛,身軀細長又怪異的人偶,似乎不是機械人偶。 擁有主題曲「碰!鼬鼠跑了(Pop! Goes The Weasel) 」。
玩家在獎品閣控制的音樂盒停止轉動時,便會快速前來攻擊玩家,不會被面具騙倒,且是本作唯一一個不能在第七個晚上自訂難度的敵對角色。
氣球男孩(Balloon Boy,簡稱BB)
新引進的卡通化兒童人偶,帶着彩色的帽子及衣服,用上更堅固的物料作外殼,臉上有兩片紅暈。體積最為細小。平日在遊樂區分派氣球,左手舉著牌子,右手舉著氣球模型。
起始點為遊樂區,由左側通風管進入,一旦發現,須立即戴上頭套。並不會直接傷害玩家,但會使玩家無法使用手電筒,並發出笑聲使其餘人偶前來。
黃金佛萊迪(Golden Freddy)[11]
黃金版本的費斯熊佛萊迪,是餐廳裏的第一代機械人偶(Fredbear),帶着黑色的小禮帽、蝴蝶結和兩顆鈕扣,處於破舊不堪的狀態並缺少左耳。對他照光會引來攻擊
骨架機械人(Endoskeleton)[11]
只有機械骨架存在的人偶,擁有一對藍色眼睛。
有一說是屬於黃金佛萊迪或彈簧邦尼的機械骨架,因為只有它沒有機械骨架(傀儡不計算在內)另外骨架的藍色眼睛和費斯熊弗雷迪的眼睛相當相似。
暫時僅在獎品閣及左邊通風口被觀測,無法得知其行動路線。
有一說它藏身於獎品閣的箱子裏,因為暫時只有在傀儡啟動後才發現它。
暗影邦尼(Shadow Bonnie)[11]
一團黑色,推測可能是玩具邦尼[或是彈簧邦尼](Spring Bonnie)的機械人偶,僅可見露出的白色眼睛的牙齒。
直立站住,且疑似是飄浮在半空,會突然出現在警衛室的左邊,其出現預兆是在機械房的小兔邦尼位置,出現紫色的黑影弗雷迪。
一旦他出現且沒有即時戴上佛萊迪頭套,遊戲就會彈出。
暗影佛萊迪(Shadow Freddy)
氣球女孩(JJ)
沒有攻擊性的一個玩偶,樣貌與氣球男孩非常相似,眼珠及衣服帽子皆為粉色,隨機出現在警衛室桌下,等玩家打開監控後消失。
Remove ads

開發

2014年9月13日,《玩具熊的五夜後宮》的開發者史葛·戈晃於其個人網站發布了一張續作的預告圖片。[12]同年10月,官方釋出預告片,並將遊戲上傳至Steam Greenlight英語Steam Greenlight平台,隨後不久提供試玩版本。[13]

《玩具熊的五夜驚魂2》於2014年11月10日通過SteamWindows平台發行,[14]發行時間早於原定的2014年12月25日正式推出日期。[15]

同年11月12日與20日,AndroidiOS版本相繼上架。[16][17]

2019年11月29日,遊戲與系列的第一、第三及第四作一同登上Nintendo SwitchPlayStation 4Xbox One平台。[18]

隨着電影《玩具熊的五夜驚魂》成功,續作《玩具熊的五夜驚魂》的改編電影亦進入製作階段,於2025年12月5日上映。[19]

迴響

遊戲整體獲得評論家傾向正面的評價。遊戲雜誌《PC Gamer》的評論者奧姆裏·派提特(Omri Petitte)在百分制下給予本作80分。他指出,續作融入了更多鬥智元素與不確定性,但認為人偶的攻擊方式缺乏新意;同時批評開發者限制了作品在詭計與細節上的發展,使其在呈現超自然謎團與恐怖氛圍時略顯粗糙。派提特最後表示,雖然仍享受遊戲形式與角色設計的延續,但認為過高的難度削弱了樂趣。[2]

根據Metacritic的彙整結果,《玩具熊的五夜驚魂2》獲得「褒貶不一或中等」評價。部分評論家建議系列粉絲仍可嘗試本作。[3][22]TouchArcade認為本作在玩法與劇情上均較前作有創新與改進;[3]Destructoid則指出遊戲在延續初代概念的同時進行了更精緻的調整與擴展。[6]

遊戲的氛圍與音效設計獲得一致好評。[2][6][22]Gamezebo稱讚其音效、驚嚇演出與機械玩偶設計,共同營造出令人恐懼的整體體驗。[22]PC玩家英語PC Gamer亦指出遊戲展現了優異的環境氛圍,並稱戈晃「進一步展現了打造真正恐怖體驗的技巧」。[2]劇情方面亦受肯定,Destructoid形容其如同一部複雜的懸疑故事,特別讚揚8位元風格小遊戲的詭異與吸引力;[6]TouchArcade則認為劇情雖較前作直白,仍保有神秘感與吸引力。[3]

另一方面,評論者普遍批評遊戲難度過高,認為這削弱了整體體驗。[6][7][22]TouchArcade指出高難度可能使非系列玩家卻步;[3]Gamezebo則認為新增的大量機械玩偶令玩法顯得過於繁瑣。[22]PC玩家英語PC Gamer亦提到過度緊張的操作壓力削弱了恐怖與氛圍感;[2]任天堂生活英語Nintendo Life則批評玩家需同時處理過多任務,使遊戲從恐怖轉為壓迫,整體表現不如前作。[7]突發驚嚇演出(Jumpscare)部分則普遍受到好評,[3][22]但部分評論者指出其頻繁出現導致重複感。[6][7]Destructoid認為驚嚇雖有效,但若過度使用將失去震撼效果;[6]任天堂生活英語Nintendo Life則指出複雜的玩法使驚嚇變得可預期,削弱了驚奇感。[7]

Remove ads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