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瓜達盧佩山脈
美国山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瓜達盧佩山脈(英語:Guadalupe Mountains)是位於西德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東南部的山脈。德克薩斯州最高峰——2667m高的瓜達盧佩峰位於該山脈上的瓜達盧佩山國家公園中。瓜達盧佩山脈東至佩科斯河河谷,北及埃斯塔卡多平原,南到特拉華山脈,西抵薩克拉門托山脈。史前暗礁最清楚的出露之一保留在山脈的基底中。[1]其基底還包含二疊紀礁棲生物群,是地層學、古生物學和古生態學的寶貴材料。[2]
歷史
考古學證據表明,人類在1萬多年前就已經住在許許多多的洞穴和風蝕壁龕內外了。最早在這裏生活的人是狩獵採集部落,他們追蹤大型獵物、收集可食用植物。人工製品有籃子、陶器和岩畫等。[3]
16世紀,西班牙人最先抵達這片地區,但他們沒有成為定居者的打算。西班牙人向這裏引進了馬,阿帕奇人等游牧原住民部落很快發現馬很適合用於狩獵和遷徙。梅斯卡勒羅人是游牧民族,種植龍舌蘭以獲得食物和纖維。「梅斯卡勒羅」是梅斯卡爾酒在西班牙語中的稱呼。公園裏還有龍舌蘭烤坑和其他梅斯卡勒羅文化的人工製品。

梅斯卡勒羅人到19世紀中葉還是這裏的原住民,到南北戰爭結束時,交通線的建設開始侵佔他們的生活用地。1840年代和50年代期間,許多人途徑這片區域遷向西部。在1858年,松泉附近為巴特菲爾德陸路郵件設立了Pinery站。它橫穿海拔1687m的瓜達盧佩小道。一支布法羅士兵奉命前往該地區,阻止印第安人對定居點和補給線的襲擊。在1869年冬天,Lt. H.B. Cushing帶着他的士兵進入瓜達盧佩山脈並摧毀了兩處梅斯卡勒羅營帳。梅斯卡勒羅人最終被驅逐至印第安保留地。
菲利克斯·麥克垂克是瓜達盧佩山脈最早的歐洲定居者之一。他在1870年代以放牧為生,據說麥克垂克峽谷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Frijole牧場是第一個永久牧場,它在1876年由Rader兄弟建成。Frijole農場屋是區域內唯一的大型建築,1916到1942年它是這一地區的社區中心和郵局。今日,Frijole農場屋被保留下來,作為文化博物館繼續存在。威廉牧場建於1908年,以其住戶之一—威廉·阿道弗斯·威廉姆斯命名。來自范霍恩的J.C. Hunter聯合這片地區大部分小牧場,形成瓜達盧佩山牧場。1921年,翁布爾石油精煉公司地質顧問Wallace Pratt被麥克垂克峽谷的壯麗震撼,買下這片地皮後在峽谷中建了兩間房子。Pratt和他的家庭直到1960年都將這裏當做避暑聖地。之後,Wallace Pratt捐獻了麥克垂克峽谷中約24km2的土地,成為瓜達盧佩山國家公園的一部分。1978年,美國國會將德克薩斯州一側的190km2山脈劃入國家荒野保護體系,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
Remove ads
地理
瓜達盧佩山脈的最高峰是瓜達盧佩峰,也是德克薩斯州內的最高點,[4]海拔2667m。[5]山脈位於薩克拉門托山脈的東南方、斷背山的東方。山脈自德克薩斯州瓜達盧佩公園向西北、東北延伸到新墨西哥州。[6]向東北的延伸抵達卡爾斯巴德西南約16km,鄰近白城和卡爾斯巴德洞窟國家公園;西南端位於厄爾·卡匹敦,在埃爾帕索以東約140km。山脈從奇瓦瓦沙漠的乾燥基底抬升了超過900m。[4]瓜達盧佩山脈的東方和北方被南部平原環繞,南部鄰接特拉華山脈,西方則是薩克拉門托山脈。
山脈的大部分位於二疊紀卡匹敦期淺海礁石上。二疊紀瓜達盧佩世就以該山脈命名,卡匹敦期則以卡匹敦礁命名。山脈主要都由石灰岩組成,高地部分幾乎沒有表層水。表層水唯一有顯著表現的地方是位於該區域東緣的麥克垂克溪,就在新墨西哥州邊境以南。基底抬升的海拔自西部的海平面上1200m到東部的1500m都有。南端的山峰可達2400m。
瓜達盧佩山脈夏季高溫,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到早春寒冷。暴風雪、凍雨或大霧可能在冬季或早春出現。冬春季常有大風警報。夏末,季風會催生雷暴。即便在夏天,夜晚也很涼爽。
Remove ads
地質

瓜達盧佩山脈主要由二疊紀沉積岩組成。儘管岩石現在所處的海拔已有上千米,特拉華盆地中形成岩石的沉積物是淺海環境的,位於當時的北美克拉通南緣。[7]沉積環境可能與今日的巴哈馬群島或南佛羅里達很相似,溫暖的氣候和清澈的水體利於光合作用有機體生長和碳酸鹽礁形成。[8]有機體死去、被埋藏後,海水中的碳酸鈣結合到貝殼中,形成石灰岩,保存了化石及其生態環境。特拉華盆地中的卡匹敦組碳酸鹽是現存出露於地表最大、最連續的史前石灰岩礁群之一。被埋藏的有機質形成石油和天然氣,這片地區有近25萬口油氣井。[8]
形成於淺海的特拉華盆地基岩大約在新生代抬升。法拉龍板塊向美國西部下方俯衝的隱沒帶增厚了有浮力的陸殼,並使美國西南大部發生科羅拉多高原抬升。[9]隨着法拉龍板塊在中晚新生代徹底潛沒,側向的壓力得以沿北美板塊西緣釋放,轉換板塊邊界在美國西部沿聖安德烈斯斷層出現。[10]結果,科羅拉多高原沿側向延伸,沿盆地和山脈區的地殼伸展特徵形成了地形起伏和山地特徵,如瓜達盧佩山脈以西的里奧格蘭德裂谷。與里奧格蘭德裂谷張裂相似的機制可能也發生於瓜達盧佩山脈地帶邊緣地形起伏的形成,用洞穴沉積物反映的地下水層排水年代推測,其時間約在2000萬年前。[11]
瓜達盧佩山脈內部主要有一系列西北-東南走向的河谷,使得大量海岩得以出露。在乾旱、半乾旱的環境中,卡匹敦礁連續的石灰岩基岩形成大片突出懸崖,橫貫整個地形區。這些懸崖一般沿公園東緣出露。通過深裂縫循環的地下水溶解石灰岩並形成龐大的洞穴網,包括卡爾斯巴德洞窟國家公園。
生態
瓜達盧佩山脈主要由3個主要的生態系統。其一,公園西緣展現沙漠鹽盤和礦物雜酚油荒漠,東部低海拔地區則被草原、沼澤松以及鱷皮圓柏和單子圓柏等刺柏覆蓋。其二,麥克垂克等東南端的峽谷則有楓樹、梣樹、北美黃橡和其它落葉樹。這些樹可以生長在沙漠中,水資源可由濕潤的高地在春季補充。其三,海拔2100m以上的山地則被更密集的西黃松、墨西哥白松和花旗松樹林覆蓋,也有少量顫楊。[12]
瓜達盧佩山脈有許多世界級洞穴,如卡爾斯巴德洞窟和1986年發現的龍舌蘭洞。古代居住於這裏的原住民主要有普韋布洛和莫戈隆人,19世紀則有阿帕奇和許多英裔囚犯。[13]
另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