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瓦里帝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瓦里帝國是一個在約600年存在於今秘魯阿亞庫喬盆地[1]的殖民前南美洲政體。該政體持續了約500年,並於約1100年覆滅。由於與蒂亞瓦納科文明存在於同一個時期,因此學界曾有主張其源自蒂亞瓦納科文明。2008年,考古學家在近奇克拉約地發現了一座殖民前的城市「北瓦里」遺跡,其爲發現的第一個與瓦利文明相關的人類群居點。[2][3]
Remove ads
關於「帝國」的爭論
研究該領域的學界曾經對關於是否將該政體稱爲帝國而發生爭論,考古學家麗絲·謝迪曾提出,該政體不該視爲「帝國」,反之則是以「瓦里」爲中心的鬆散經濟網絡。
而認爲該政體為帝國的學者則有威廉·伊斯貝爾、凱瑟琳·施瑞貝爾和路易斯·倫布雷拉斯,他們發現在城市和城市中存在着交通網絡,以及城市中心瓦里的建築較爲複雜、有特色,其中一些建築相當廣泛。説明國家領袖必須要有大量的勞動力才能建築此等物。[4][5]
2013年初,一座未曾受干擾的皇室陵墓「瓦爾梅伊城堡」發現為在幾個世紀內所行使的物質財力及政治權利提供權力。墓內的三具女性屍體及為其陪葬的60具屍體表明,一種文化擁有物質財富、政治權力和行政機構,可以為王室死者提供更廣泛的崇拜。[6]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